據麥姆斯咨詢報道,慕尼黑大學的激光物理學家已開發出一種強大的超寬帶紅外光源。該光源將為醫藥、生命科學和材料分析等領域開辟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紅外光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得以探究塑造并決定我們生命的微小粒子。紅外光激發分子振動的現象,在這類研究中起著關鍵作用。科學家正是通過這一現象,利用紅外光分析樣品的分子組成。為了讓這種分析更加精確,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LMU Munich)的阿托秒物理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Attosecond Physics,LAP)和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Quantum Optics,MPQ)的激光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波長范圍非常廣的紅外線光源。
研究人員已利用該系統,實現了利用固態激光器獲得迄今為止“波長范圍最廣的同步紅外覆蓋”。此外,發射的紅外激光脈沖與時域中的亞周期脈沖相對應。
這款新型紅外光源為物理學家更好地了解固體及軟物質的基本特性,創造了更多可能。同時,材料紅外光譜與顯微技術互動結合形成的光譜分析,可使研究方法更準確、精度更高。
目前,LAP團隊正在利用這些方法來推進“寬帶紅外診斷”項目。在該項目的框架下,科學家們正積極評估“血液與呼吸的分子組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