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制造
社科院:中國將于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2017-06-19
我要評論(0 )
中國研究機構15日在北京發布的《工業化藍皮書: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1995-2015)》指出,中國工業經濟正走向一個速度趨緩、結構趨
中國研究機構15日在北京發布的《工業化藍皮書: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1995-2015)》指出,中國工業經濟正走向一個速度趨緩、結構趨優的新常態,預計2020年中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工業化進程研究課題組”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這份藍皮書指出,“十二五”期間,在仍處于深度調整和再平衡的世界經濟中,中國工業經濟增長可謂一枝獨秀,同時跨區域經濟布局加快、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轉型逐步推進。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藍皮書主編黃群慧分析說,到2015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到工業化后期的后半階段,這意味著中國離基本實現工業化從未如此之近,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這一目標。
進入“十三五”時期,隨著中國步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工業化進程迎來的挑戰亦不容忽視。一方面,各類“黑天鵝”事件的出現將給全球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復蘇不斷增加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經濟發展的追趕效應減弱,加之從發達國家獲得技術越來越難,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愈加重要。
藍皮書認為,未來5至10年將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中國陸續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等戰略,正試圖通過釋放各種枷鎖,使市場真切感受到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沖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縮短中國實現工業化的時間。
尤其“十三五”期間,隨著營改增、金融改革、城鄉一體化等重大改革措施落地,中國工業化發展將面臨創新驅動增長的重要時期。藍皮書稱,改革是工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隨著中國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和政府之間可以有效補充配合,改革紅利將得到不斷釋放,為工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構筑有力的體制保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