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D打印技術可大幅縮減生產成本及降低生產的復雜程度,汽車行業亦有使用 資料圖片
目前3D打印技術發展和應用相當普遍,當中金屬3D打印領域發展最為迅速,從而對相關金屬打印材料需求龐大,不少企業爭相投入金屬粉末研發和生產。業界預計,到2025年全球3D打印金屬粉末市場規模將逾50億美元,遠高于2016年的約2.5億美元。與此同時,金屬3D打印設備市場也開始發力,大型工業商斥鉅資建造金屬3D打印設備。
金屬3D打印快速發展,對金屬粉末需求日益增長,業界視為一個重大投資商機,吸引數以億元計的新投資流入。事實上,大型制造業例如航天和自動化工業生產,除了使用3D打印之外,已經涉足金屬3D打印技術。
金屬3D打印使用金屬粉末制造各種產品,包括鈦金屬制造的醫療植入產品,鎳合金制造的火箭飛航設備零件。美國電動汽車商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旗下的航空航天設備商SpaceX,就是使用這類零件。
市場規模料逾390億
未來數十年金屬3D打印必然普遍應用,對鋁金屬粉末、鈷金屬粉末,還有其他工業金屬粉末之需求,肯定會迅速增長。美國鋁業看中商機,去年宣布在美國匹茲堡開設3D打印金屬粉末廠房,投資額約6億美元,為航天工業生產鈦、鎳、鋁等3D打印粉末。研究公司IDTechEx預計,到2015年全球3D打印粉末市場規模將逾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遠超于2016年的約2.5億美元。
由于全球只有少數生產商供應的金屬粉末,適用于3D打印技術要求,吸引企業拓展金屬粉末業務,迎接未來3D打印時代,其中一間是瑞典的3D打印生產商Arcam,旗下的加拿大金屬粉末制造商AP&C,在蒙特利爾建廠,投資逾3000萬美元建造自動化工廠,為3D打印行業供應金屬粉末。其他還有德國的H.C.Starck、加拿大的PyroGenesis都在銳意拓展3D打印金屬粉末業務。美國通用電氣同樣投資于3D金屬打印材料,去年以約6億美元買入德國Concept Laser股權。
受惠3D打印金屬粉末需求,工業金屬價格由2016年初的低位反彈,投資者看好未來增長前景,鎳和鋁的價格升幅超過10%.根據KPMG顧問行,全球約53%金屬企業都有投資或研發計劃,約40%考慮投資,大多數金屬公司在找一個適合時機,進一步拓展3D金屬打印相關業務。全球最大型礦業公司必和必拓、Iluka Resources,分別投資于金屬粉末生產商metalysis.這間金屬粉末生產商預期,3D打印金屬粉末佔公司整體業務活動逾一半,是最重要的業務。
與此同時,金屬3D打印應用層面廣泛,金屬3D打印機亦被視為另一個投資商機。這類金屬3D打印機銷售持續上升,目前每部售價超過50萬美元,每年產量只有數百部,可以預期受惠金屬3D打印大趨勢,未來數年金屬3D打印機功能和價錢將更具備優勢。
全球制造業革命來臨
與人工智能相比,3D打印帶來之影響也許更深遠。現今3D打印速度發展,幾乎全面進入各種層面,打印出來產品包羅萬有,飛機零件、醫療設備、食物、家居電器、航天設備等等,數不勝數,當然這其中包含創造龐大商機。與此同時,在打印過程中,需要用大量金屬物料,商品市場可謂間接成為最受惠環節。
再想深一層,既然人工智能威脅打工仔飯碗,3D打印技術再發展下去,全球制造業可能變成為最大受害者。這個憂慮其實不無道理。3D打印其實是“制造革命”,隨著3D打印技術愈趨成熟,意味只要配合所需材料,理論上是可以打印出任何種類物件,房屋、汽車、機器設備、飛機等,最終也許會顛覆現存之全球制造業和供應鏈運作。
現已有家庭電器生產商採用3D打印技術,汽車行業亦不落后,更廣泛地使用中。美國福特車廠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和組裝,因而成本大幅縮減,減幅由超過10萬美元降低至不到1萬美元。全球首部使用3D打印的超越跑車Divergent 3D,今年1月于拉斯維加斯的CES 2017展覽會亮相。不久將來,3D打印技術發展到某一程度,全球制造業面貌會有重大轉變,傳統的供應鏈網絡必會受到挑戰,進而影響相關物流、運輸等環節,最后經濟結構也會跟隨轉變。
3D打印好處甚多,最大優點是可以大幅縮減生產成本,制造過程可更準確有效和直接,并降低生產的復雜程度。相信隨著3D打印技術不斷提升,應用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