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名為“VoiceHover”的激光控制設備由上紐大2017屆互動媒體藝術專業(IMA)的Maggie Walsh和Tyler Rhorick,以及2019屆計算機科學專業的Shikhar Sakhuja共同設計完成。
演示現場,Tyler用手機上的閃光燈對準屏幕上的“鍵盤”,稍作停留,立即傳出一記電子人聲的“Hello”。作為一種輔助工具,“VoiceHover”通過識別激光和強光源輸入文字,并將文字轉化為文本文件,利用翻譯軟件Python產生人聲,實現從文本輸入到語音功能的轉換,讓語言障礙患者“開口說話”。
Tyler表示,過去行動不便者和語言障礙者要開口說話不得不依靠他人協助,或者一套高昂的頭戴式激光設備。“我們希望為患者提供一個能將視覺文字轉化為人聲的低成本解決方案。”
Maggie關注人眼追蹤技術和計算機視覺庫多年,她表示團隊將會繼續完善這套設備,針對完全無法行動的患者,加入眼部追蹤、文本預測及翻譯功能。
據了解,本屆2017紐約大學創客大賽吸引來自紐約大學、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及上海紐約大學60余支團隊參加。參賽者需在輔助技術、教育技術、醫療保健,以及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影響這四個領域進行設計。大賽評委會依據創新性、功能性、社會影響等多個標準,對學生設計進行綜合評判。
上海紐約大學教授Rodolfo Cossovich表示,“能看到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一同合作,并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令人深受鼓舞”。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