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PCB
尼康半導體曝光設備事業敗于自我封閉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元器件交易網2016-11-15
我要評論(0 )
日本光學及半導體設備大廠尼康(Nikon)未來可能進行人事調整,以數位相機及半導體設備事業為主,希望轉型重建企業經營。
日本光學及半導體設備大廠尼康(Nikon)未來可能進行人事調整,以數位相機及半導體設備事業為主,希望轉型重建企業經營。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半導體事業始于日本政府的產業計劃,1970年代由官方與民間合作的結果,建立了從半導體設備到半導體生產線的完整事業。當時名為日本光學工業的尼康,借其光學技術推出先進的曝光裝置,制造精密半導體的線路,是日本半導體產業在1980~1990年代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主因。
但是,1984年從荷蘭電機大廠飛利浦(Philips)獨立的ASML,由于積極與外界學校及廠商合作,并積極對合作單位公開技術,逐漸抓到市場契機,后來居上;而尼康堅持自我主義,對外合作與技術開放不夠積極,市占率逐漸下滑。
特別重要的是2000年代初期,ASML因應市場需求,率先推出12吋晶圓曝光機,尼康與佳能(Canon)在此時的落后,導致市占率持續下滑。1993年尼康在曝光機市場的市占率曾接近50%,日廠總合近75%;2015年ASML的市占率已達81%,尼康與佳能合計不到19%,可說徹底失利。
雖然在2000年代失敗的日本半導體大廠,并不只有尼康,日立制作所(Hitachi)、Sony、Panasonic等廠,也都面臨問題,必須切割或縮小半導體事業部門,但這些公司在組織改造后,不管是放棄半導體事業的日立,還是專注單一產品的Sony或東芝(Toshiba),經營都有起色。
但尼康不同,當先進國家的半導體業開始轉向水平分工,尼康依然堅持從頭到尾自力而為的垂直整合,事業一直無法好轉。
尼康副社長兼財務長岡昌志,在記者會上面對半導體設備事業的未來,甚至曾經脫口說出,該公司甚至有考慮半導體設備事業的清算出售事項,不過中短期內還不會拋棄這項事業,而是減少研發費用,轉向還有營利機會的利基市場,力求2017會計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轉虧為盈。
但減少研發投資,實質上意味著退出利潤最高的最尖端曝光裝置市場,也等于是宣告尼康在半導體設備事業舉白旗投降,雖然轉向醫療器材等其他領域重建經營,是維持公司經營基礎的方式,但就日本半導體產業而言,又少了一個優勢領域,值得檢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