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保證用戶得到的是真實的回溯?
飛鶴乳業信息化項目負責人說:“奶粉和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追溯業態不太一樣,農產品是集中種植、集中運輸,最后分散零售,其產成品性質不明確,而奶粉產成品性質明確。碼只是載體,要保證消費者追溯的信息真實,有三個手段:一是保證產品賦碼、產品信息的產生,是在實實在在的業務環節產生的;二是這個碼是不可變的;三是進了后臺的數據是不可被修改的。”一個真實的追溯系統,給消費者追溯的東西和企業內部的東西,數據一定要來源于業務開展過程中,而不是最后去錄入數據,假追溯就是標簽背后的信息是人工錄好的。而飛鶴是先在生產運行中,產生產品的單體標簽、箱體的標簽,這些信息錄入的時候業務實體是跟著進來的,最后經過IBM的產品,經過漢端科技搭建的業務分析邏輯體系才展現出來,每個環節只負責做自己的那件事。物流只負責入庫出庫中間的盤點,生產只負責生產的打碼和錄入。所有數據庫修改項是來源于業務系統、服務器的IP地址,還是來源于一個客戶端的客戶地址,都由后臺管控。
乳制品產品單體“賦碼”是國家強制性要求,但刻碼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貼標,一種是激光燒刻。貼標便宜易行,為大多數企業采用,但也容易被換碼、換標簽或者后期制作標簽。
激光燒刻對罐體要求高,必須是鏡面體的藍色漆底包材,采購成本高。但這樣用激光在生產線上燒刻出的手機能直接識別應用的二維碼,要想破壞就必須拿硬物刮,而且沒有辦法重新燒刻。雖然一臺激光機要幾十萬元,一個產品需要兩臺激光機賦碼,但激光燒刻至少能夠保證這個碼是不允許后端流通環節進行變更和破壞的。
從碼里包含的信息層面來說,一個產品全產業鏈被拆成五大業務板塊、十個業務環節,每個業務環節用不同的系統做。比如生產線有專門的賦碼體系,每個工廠都有激光機,信息在各個工廠匯集完,再傳到北京的服務器數據庫。在質檢體系有一個來料、采供的單獨平臺,入廠質檢報告和產品質檢也都有專門的文件傳輸平臺。流通領域生產倉儲用掃碼槍出入庫。
這樣就能保證數據在采集部分是分散的,各地方要修改只能修改自己的,而且所有的掃碼槍、系統都用3G網卡實時傳到北京的數據中心。數據進入北京后,首先進入各個業務系統數據庫,然后進入數據倉庫的業務系統層,然后一層一層往上走,最后形成向消費者展示的結果。這套數據庫審計系統會自動記錄這些數據的錄入、變化過程,每天有一個應用小組稽查。后臺數據庫管理人員不僅要單獨簽責任狀,而且所有人員操作服務器的時候,所有操作界面都是錄屏存檔的。
由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主辦;深圳市星之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中心、《激光制造商情》承辦;廣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中國激光智造技術創新平臺、廣東省光學學會、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上海市激光學會、湖北省激光學會、廣東省增材制造協會、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深圳聯絡處協辦的中國激光追溯系統技術大會,于2016年11月18在深圳高交會9號館舉行。
會議聯系:蘇小姐
電話:0769-22035318;郵箱:suli@laserfair.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