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后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復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前蘇聯/俄羅斯海軍曾經是一支遠洋作戰的大型海軍力量,他們擁有大量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比較著名的包括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1143型基輔級重型載機巡洋艦等。而蘇聯/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廣大,要實現對處于不同海洋海區的不同位置和深度的軍艦和潛艇進行統一的戰略戰役指揮,難度極大。不過有困難就有對策,蘇聯/俄羅斯為了建設現代化的作戰指揮體系,采用了多種先進的指揮手段,除了出現較早的長波通信基站以外,他們還研發了軍用衛星通信技術和藍綠激光以及中微子通信技術等現代化的通信手段。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轉發信號的無線電通信,是現代軍用通信技術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現代海軍無線電通信的重要方式,衛星通信具有通信距離遠、容量大、質量高、覆蓋面積廣、受地球地貌影響小、組網靈活、能在廣闊的陸地、海洋、空中全面實現全天候的固定和移動的多址通信等優點。但是其也存在傳播損耗大、時間長、衛星壽命有限、信號易干擾、易截獲等缺點。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俄羅斯軍隊十分重視衛星通信的建設,從前蘇聯至今已經發展了以“宇宙”和“特快”系列衛星組成的近地軌道衛星,以“彩虹”、“熒光屏”等系列衛星組成的同步軌道衛星,以及以“閃電”系列衛星構成的高軌道衛星等構成的多層、多代軍事衛星通信系統。衛星通信是俄羅斯軍隊特別是俄羅斯海軍的主要通信手段,在軍事衛星通信發展思路上,俄羅斯軍隊始終把抗干擾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為此他們不惜犧牲有限的通信帶寬。近年來,俄羅斯軍隊更是在其以“彩虹-1”系列衛星為代表的新一代軍用衛星上,廣泛的應用星上信號處理技術,自適應天線,噪聲空間篩選技術,擴頻技術,以及在更寬的頻段內進行快速跳頻的通信技術,使其通信組織更加靈活,抗干擾能力進一步加強。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在衛星通信使用上,以往俄羅斯海軍主要將其作為戰略戰役的通信手段,用于岸基的各級指揮中心,兵團以上機關和部隊,以及在遠海活動的潛艇和大型水面艦艇等,但是近年來已將衛星通信引入戰術指揮環節,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如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海軍陸戰隊已經將衛星通信運用到了營以下甚至單兵身上。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第二種先進的通信技術是藍綠激光和中微子通信技術。藍綠激光通信,是以藍綠激光為傳輸媒質的通信。電磁波譜中的藍綠光波在海水中衰減較少,被稱為光“窗口”。通過岸基向衛星或者飛機發信號,衛星或者飛機再以藍綠激光將信息轉發給潛艇,有可能成為岸基指揮所對高速航行在數百米深度上的潛艇的可靠通信手段,前蘇聯海軍早已經對這樣的技術進行過通信研究,用以改善對深海活動潛艇的通信能力。俄羅斯海軍則繼承了前蘇聯在上述方面的研究活動和成果,并且繼續向前邁進,目前該技術已經接近于實際應用的水平。此外,俄羅斯科學家還開展了用中微子束作為傳輸載體的對潛艇通信的研究,擬用于潛艇通信,該手段渴望成為不限制距離和深度的潛艇通信手段,但是其技術實現的難度還較大,尚處于實驗室研究和科學探索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nk=""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line-height: 15.75px; text-align: center;" />
當前,我國海軍也在一步步的邁向遠海大洋,我們的海軍已經開始了在印度洋亞丁灣海域的長期護航行動,我國的核潛艇也逐步開始了遠海地區的戰略巡航任務,如何建設一整套先進的通信指揮技術,將會成為考驗我國海軍能否成功邁入遠洋的一道門檻,而我們長期學習的對象—蘇聯/俄羅斯則就有我們所需要的“真經”,他們的技術和經驗,值得我們好好進行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