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金屬鈑金新聞
分析中國機器人的現狀和未來
星之球科技 來源:訊通機械制造業快訊2016-05-19
我要評論(0 )
機器人會不會導致一線工人失業?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如何與國際競爭?中國缺不缺創新人才?4月26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大師課堂上,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顧...
機器人會不會導致一線工人失業?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如何與國際競爭?中國缺不缺創新人才?4月26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大師課堂上,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顧純元、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深入探討了智能制造與“物聯網+”領域的課題。
對于信息技術如何與制造業融合?機器人在智能化工廠轉變中,機器人起到怎樣的作用?三位嘉賓作出討論。
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顧純元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
機器人會不會導致一線工人失業?
朱天:向智能化工廠轉變的過程中,一線工人是否會失業?
顧純元:在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企業開始考慮用機器取代工人。企業希望提供更好的產品,人機協同,幫助企業更快地升級。企業里最靈活、可靠的還是人,只要是成本合理,人是可以用的。
一些由機器擔任的崗位,人工操作的時候是很辛苦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把人從這個崗位上解放出來,讓他們進入社會做一些更有創造性的事。不管從經濟角度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這都是積極的事情。
信息技術如何與制造業相融合?
朱天: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切入點在哪里?
賀東東:從三一重工的實踐來講,我們所理解的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的切入點,一個是數字化,一個是物聯網。
數字化,從傳統的兩化融合,發展為把所有的物、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產品、所有的業務信息轉變為能夠被存儲、計算的數據。現在采用物聯網把所有的設備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就可以把各種商業模式以及大數據的智能分析與互聯網數據交互融合了。
我們的兩個任務,一個是盡可能數字化,一個是物聯網,通過物聯實現大數據的融合,通過網絡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
顧純元: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為制造業提供了兩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制造業本身的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這是基本的工廠管理。另一方面,網絡化所帶來的不完全是生產制造過程的高效,而是把產品智能化以后,通過網絡化創造一種全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產生更多的商業機會。
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如何與國際競爭?
朱天:如何評價中國工業機器人目前的發展現狀?
顧純元:中國的機器人市場(特別是工業機器人)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從2014年開始中國也是全球增量最大的市場,前幾年都是40%、50%的增長,去年的數據也是雙位數的增長。為什么機器人在中國突然變得這么火爆呢?我認為,這與它的特性有關,ABB在1994年來到中國,并不完全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還因為有一些崗位是非常危險的,不適合人做,必須要用機器人,比如,汽車工業進入中國市場時,關鍵點是要保持產品在全球的一致性,所以大量應用機器人,這樣避免了可能由人工而產生的大量誤差。
為什么中國非常重視機器人呢?機器人已經被應用到一般工業,如電子產品、手機制造業。現在的智能手機都是金屬的,不光是為了美觀,也便于散熱,既然是金屬就必然需要打磨,這個打磨大多數都是由機器人來完成,于是,ABB和中國的客戶開發出了此類應用。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必然會有很多企業參與到這個市場中。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說明這個行業越來越有前途。
“中國制造2025”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朱天:“中國制造2025”在推進過程當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和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哪里?
賀東東: 首先是設備或者機器的智能化程度不夠。要把90%的設備變成智能設備,這個改造的過程、投資的力度都會非常大。
設備智能化以后,要連上網絡收集大數據,基于大數據進行運行。這個方面中國跟其他國家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顧純元:我覺得各個國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都有不同的需求,發達國家也是一樣的,大家面對的挑戰也是一樣的,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只不過在不同的階段會用不同的技術來應對。
中國缺不缺創新人才?
朱天:怎么評價中國的創新人才?
賀東東:現在招人才,要求會大數據分析,同時要懂機械。比如,做故障預測,需要懂得機械理論和大數據分析的技術,這種交叉性人才是缺的,制造業在全方位擁抱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所以制造業的創新都在交叉科學上面。
也就是說,在一些新的技術跟制造業的交界處,需要一些跨學科的人才。組合創新有很大的空間,人才是很缺的。
顧純元:我不完全同意您的觀點,人才是稀缺的這個我同意,但是我的觀點是,人才是可以培養的,這是我在中國做企業、做研發的經驗,我們培養了很多跨學科的人才,關鍵是企業有長遠的眼光和決心。來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