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項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們不可避免地要關注與之相應的安全、健康和知識產權等相關的問題。日前,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計算機緊急響應小組(CERT)發布了一份報告,詳細說明了當下10項熱門新興技術可能會面臨的風險。這10項技術是3D打印、增強現實、互聯家庭、網絡通訊、智能醫療設備、自主機器、智能傳感器、商用無人機、自動駕駛車輛和車輛通信系統。
據了解,這份報告的名稱為《2016年新興技術領域風險調查( 2016 Emerging Technology Domains Risk Survey)》,旨在研究可能會在未來5年內成熟的新興技術的安全。而研究團隊對于這些技術安全性的關注不僅限于網絡領域,還包括對人類健康和生命、隱私、財務和經營方面的影響。
當然對于我們來說,更關注的是3D打印技術會面臨哪些安全問題。就目前而言,該報告并沒有強調有什么嚴重的風險,只是聲稱他們將在2016年繼續對3D打印的研究。該報告寫道,"目前很少有證據表明3D打印技術的信息安全問題,但是隨著未來消費者可以3D打印電路板和其它電子硬件,這一情況可能會出現變化。
該報告稱,與3D打印技術相關的顯著風險是“不明確”的,它們可能更多的是機器本身帶來的危險。3D打印機目前已經可以用于辦公室,工廠和家庭,而且它們都可以通過Wi-fi或以太網連接,并使用了各種伺服系統來控制加熱和移動噴嘴。這樣的設備如果發聲問題就有可能損壞設備或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這樣來看似乎安全危害是最大的風險。不過,該報告稱這樣的風險似乎與很多其他的工業設備沒什么不同。
另一個與該技術相關的安全風險其實我們之前就有所了解——增材制造定制的鑰匙。比如,上個月澳大利亞的一群黑客使用3D打印鑰匙打開了防盜鎖,以及TSA海關鎖主鑰匙的3D模型被公開發布的消息。當然這種風險,是跟3D打印技術內在能力相關的,其它幾乎能夠很方便地制造任何東西所帶來的風險。
當然,3D打印技術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是知識產權的泄露問題。該報告解釋說:“與其它任何自動化的制造設備一樣,3D打印機必須通過指令來控制,這些指令會告訴3D打印機需要沉積什么材料和沉積的位置等。這些指令都是有價值的知識產權,因此就有可能被盜甚至被惡意修改,從而使機器制造出有缺陷的對象。”
實際上,對于3D打印所帶來的知識產權安全問題的擔憂并不是剛剛出現的,根據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透露,甚至3D打印運行時的嗡嗡聲都有可能使3D模型設計被泄露出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