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醫療激光新聞
消化道的“照妖鏡”--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
星之球科技 來源:搜狐2016-04-21
我要評論(0 )
李天王聞言,又把照妖鏡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個隱身法,走出營圍,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李天王聞言,又把照妖鏡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個隱身法,走出營圍,往你那灌江口去也。”這是西游記中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鏡協助楊戩大戰孫悟空的情節,現在這一法寶已經從神話中穿越到現實,只不過換了個名字-----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
之所以稱之為照妖鏡,是因為其能夠觀察到普通內鏡觀察不到的粘膜細微結構,實現1000倍的放大倍數和自粘膜表面至粘膜下層深達250um的掃描深度,可以直接通過內鏡觀察到腺體、細胞的形態,讓微小的病變也無處遁形。
那么為啥這件寶物法力如此之大?
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是將傳統內鏡與共聚焦顯微鏡的完美結合,其強大的功能應歸于所采用的被稱為共聚焦的成像技術。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使用的是場光源,標本上每一點的圖像都會受到鄰近點的衍射或散射光的干擾;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利用激光束經照明針孔形成點光源對標本內焦平面的每一點掃描,標本上的被照射點,在探測針孔處成像,由探測針孔后的光電倍增管(PMT)或冷電耦器件(cCCD)逐點或逐線接收,迅速在計算機監視器屏幕上形成熒光圖像。照明針孔與探測針孔相對于物鏡焦平面是共軛的,焦平面上的點同時聚焦于照明針孔和發射針孔,焦平面以外的點不會在探測針孔處成像,這樣得到的共聚焦圖像是標本的光學橫斷面,克服了普通顯微鏡圖像模糊的缺點。這么說我貌似也看不太懂哦,簡單舉個例子吧,普通成像技術就像是談戀愛前男生,可能會對某個女生新有好感,但目光也會被其他美女分散,而共聚焦技術就相當于確定熱戀中的男生,只盯著自己的女朋友看,注意力更加集中,看到的細節當然更多啦~
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都能干什么?
共焦激光顯微內鏡的診斷范圍已經貫穿了胃和食管以及結直腸的病變及幽門螺桿菌的檢驗等領域。截至目前所獲得的數據表明其效果等同于傳統活組織學檢查,準確率可達99%以上,臨床上主要用于粘膜上皮病變、Barett’s食管、胃部各種病變、潰瘍性結腸炎、(扁平)腺瘤、結腸癌/癌前病變、乳糜瀉、GERD(胃食管反流病)、NERD(非糜爛性反流病)、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等的組織細胞學觀察和診斷。
這把寶鏡相較于普通的消化內鏡有什么優勢?
(1)能夠直接觀察到黏膜的結構,對于一些普通胃鏡無法確診、或者不易發現的病變,能夠進行更加清晰的觀察,能夠更好地確定病變的大致范圍,更容易采集到異常的細胞,提高活檢陽性率;
(2)能夠同時實現活檢,在進行內鏡檢查時做出最快速、優化和診斷,判斷是否需要內鏡下切除,避免重復內鏡檢查;
(3)沒有活檢相關的出血、組織損傷并發癥。
這把照妖鏡什么妖怪都能認出來嗎?
就像西游記中的照妖鏡無法識別大圣和六耳獼猴一樣,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也不是任何病變都能分得清楚,由于鏡頭分辨率以及探測深度的的局限,其僅能對病變組織進行大體觀察,比如僅能發現炎癥、不典型增生、腫瘤等,無法確定病變細胞類型。
我國是在2006年才引進第一臺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最早開展應用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其在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的應用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近些年許多醫院都已經引進了這件法寶,但是由于設備價格昂貴,使用成本高,目前僅在一些大學附屬醫院及其他一些實力雄厚的醫院才有配備,不過,共聚焦激光纖維內鏡技術發展迅速,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在神州大地普及開來。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