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解析:光伏風電風光背后的尷尬
星之球科技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01-07
我要評論(0 )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事業發展迅猛,風力發電視模已占全球的約三成,預計未來五年間以中國為首的亞洲仍然是增長的主動力,亞洲裝機增量有望達到140GW,其中中國有望保持每年25GW...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事業發展迅猛,風力發電視模已占全球的約三成,預計未來五年間以中國為首的亞洲仍然是增長的主動力,亞洲裝機增量有望達到140GW,其中中國有望保持每年25GW以上的裝機量。這主要歸因于我國能源迫切轉型的需求,環境問題嚴重,而風電在新能源中相對成熟,這使得我國風電發展還有巨大空間。
我國新能源發展迅猛,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國風電裝機10885萬千瓦,短短5年翻了一番還多。近日,國家能源局起草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稿)》,促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有效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和大規模化石能源的應用,國內環境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能源結構必須調整”,這是當前國內從上至下達成的共識,于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迎來不可阻擋的機遇。
風電行業加快能源轉型 光伏風電現狀解析
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新能源發展迅猛。僅拿風電來講,至2010年年底,我國并網風電4182.7萬千瓦,超過美國、居全球第一。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國風電裝機10885萬千瓦,短短5年翻了一番還多。2014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319.6萬千瓦,同比增長竟達44.2%。光伏發電方面,2010年年底,我國光伏裝機89.3萬千瓦;而到2015年9月底,這個數字已經變成3795萬千瓦,5年翻了六番還多。僅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就達990萬千瓦。
今年風電棄風率沒有得到改善,目前,國家已經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通過三方面來力促風電上網。(1)特高壓風火捆綁外送:隨著能源局提出防治霧霾特高壓通道,以及第二批“五交五直”的核準在即,在建、擬建的特高壓通道中新增“三北”外送通道14條,容量達到102GW,外送地區包括內蒙古、甘肅、新疆等棄風限電尤為嚴重的區域。(2)智能電網靈活調配。(3)配額制及審批區域的限制,近日更出臺《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權利和責任清單(試行)》規定:電網企業未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造成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經濟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這些舉措有助于逐步改善棄風現狀。
光伏風電風光背后的尷尬
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甘肅和新疆棄光率達28%和20%。四季度實際情況更為嚴重。上證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寧夏光伏電站今年10月起出現限電情況,部分電站限電高達70%;甘肅11月限電約60%;新疆12月甚至動用了新能源全面限電的臨時措施,限電約95%以上,有的縣市甚至限電100%。
眾所周知,我國能源供應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在資源上“西富東貧、北多南少”,在需求上則恰恰相反。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如此,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也是如此:80%以上的風能資源分布在“三北”地區,太陽能資源也是“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大于東部”,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東部、中部地區。
業內人士稱,一方面“三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電力需求不足、電力市場狹小,另一方面卻是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都比較富足,這就必然導致新能源消納上的矛盾。如果沒有足夠的跨區外送電力通道,即使甘肅、新疆火電機組全停,照樣有棄風、棄光。
在無論如何都會棄風、棄光的“三北”地區,為了少棄風、棄光,電網企業絞盡了腦汁。盡管就地消納新能源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但電網企業和新能源發電企業都知道,把“三北”地區的新能源電力送出區域之外,才是解決棄風、棄光的治本之策。
解決棄風限電問題,首先應從戰略高度統一認識。目前頻發的嚴重霧霾天氣使我國真切體驗到了使用化石能源的代價,也在告誡我們,環境已經到了不可承受的境地,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近年來,棄風棄光一直是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最大掣肘。《辦法》是我國能源主管部門在新一輪的電力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大力度,落實《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規對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的規定,保障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實現,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舉措。《辦法》發布并實施后,將成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促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有效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