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問世三十年,但仍然面臨著信號與噪聲相生相伴,如何去偽存真?巨大的病人檢查負荷,如何精益求精?個性醫療時代的到來,如何精確定量?這是目前影像學界熱議的話題。
飛利浦醫療在中國發布全新一代3.0T磁共振(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MR,簡稱DNA 磁共振)。在以“精準影像數字先行”為主題的發布儀式上,來自國內外影像學界及臨床應用領域數百名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磁共振數字化的最新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醫療影像行業的全球領導者,飛利浦于2012年推出全球首臺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實現了業界首創的數字線圈、數字接口與全程數字傳輸,突破了傳統磁共振模擬信號源的瓶頸,最終保證獲得原始圖像信號的100%真實還原。此次全新發布的DNA磁共振,加載先進的數字網絡控制系統,從而控制射頻、梯度、重建各核心部件實時同步、精準協作,還原影像本真,實現圖像的精準定量。飛利浦醫療保健集團副總裁、大中華區診斷影像事業部營銷總經理席渭齡女士說:“飛利浦推出的第一代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獲得了臨床醫生及科研專家的一致認可。在此基礎之上,DNA磁共振基于數字網絡控制系統帶來的實時同步控制和精準計算結果,將繼續引領臨床科研的精準革命。”
DNA數字控制系統通過數字時鐘同步技術,實現全數字化信號時序,解決以往成像過程中觸發時間不精準、翻轉角度不完全、高延時、低帶寬等問題,保證低延時、高帶寬的信號控制。這一技術突破將大大滿足高端臨床科研合作所提出的精準性要求。在發布現場,倫敦大學醫學影像中心主任Gary Zhang分享了“NODDI神經科研的應用進展”,并提出DNA磁共振提高了NODDI研究的精準度。NODDI指神經導向的分散性和密度成像,是磁共振精準成像的重要醫學課題。
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院長郭啟勇教授認為:“精準醫學的基礎是精確的科學診斷、對治療方案的精確制定及調整、對療效精確的評估,其前提必須具備精準的醫療設備。”DNA磁共振不僅在臨床應用上擁有絕佳的性能,其在快速掃描流程、高清成像和精準定量方面,亦表現卓越。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全數字”是磁共振成像的領先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精準醫療”成為醫療行業的最新熱點,致力于更加清晰的“精準影像”在醫療影像領域必將掀起又一風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