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細胞是組成人體的最小單位,我們都是由無數個細胞堆積而成。如果一旦發生疾病,一定是哪的細胞出現了病變,只要及時消除,就可以痊愈。但是如何找到發病源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科學家的一項新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讓細胞“發射激光”。這是怎么做到的,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激光擁有許多普通光不具備的特征,這使得激光在許多領域被作為工具使用。但一般激光都需要復雜的技術和設備制造,讓細胞發射出激光的想法似乎比較瘋狂??茖W家有時候看起來就是這么瘋狂,最近有科學家真的制造出能發射激光的活細胞。這一新技術成為《自然》網站的最近頭條新聞??茖W家將含有熒光染料的油滴注射到單細胞內,用短脈沖光線激發細胞內染料產生激光。
這一新技術發表在7月27日《自然光子》雜志上,該技術不僅能開發為醫學診斷的方法,也具有形成治療疾病新技術的可能。
這一技術的設計者是Seok Hyun Yun和Matja Humar,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這兩位光物理學家,利用油滴反射和放大光線使單細胞產生激光。Yun在2011年曾經報道過一種能產生激光的細胞,先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讓細胞表達熒光蛋白,然后將表達熒光蛋白的細胞放置于一對鏡子中間,或者是細胞借助鏡子的反射制造激光。最新這一技術更進一步,是讓細胞自己獨立產生激光。
在未來,這種“生物激光器”將能被進一步開發,植入活的動物體內,這能將大大提高顯微鏡掃描的精確度。將這種激光細胞植入身體內,可以制造出體內激光光源,幫助科學家觀察組織結構和診斷疾病。生物技術常用的熒光探針包括熒光染料和熒光蛋白,這些熒光的特點是發射比較寬的波長。這一特點導致熒光探針無法同時使用許多類型。例如我們可以選擇綠色、紅色和藍色的熒光,其實同樣是紅色,其波長有非常多的類型。因為每個探針都是多種波長組成的混合光線,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很少幾類熒光作為工具。例如我們比較常用的熒光免疫組織化學,你一次用三種顏色標記三種不同蛋白就非常不錯了。
激光能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因為激光的特點就是非常窄的波長,這樣理論上,我們可以同時追蹤非常大量不同的目標分子。而且也能大大提高檢測的靈敏度。波士頓布里格姆婦女醫院生物工程學家Jeffrey Karp對該技術大加贊賞,認為是解決了用一種技術同時示蹤數千種目標分子的偉大發明。
最新報道的這一技術核心是將含有熒光的聚苯乙烯滴注射到細胞內,可通過改變聚苯乙烯滴直徑獲得不同發射波長的激光。理論上組合不同的聚苯乙烯滴和不同波長的染料,能用不同波長光線標記人體所有的細胞。
人體的細胞因為數量龐大,所以很難追尋它的蹤跡,這使得科學家不能夠很好的去研究人體。這一發明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是醫療史上的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