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激光武器系統部署成功
X-47B無人戰機與“大黃蜂”協同起飛測試
回首即將過去的2014年,全球軍事熱點事件可謂目不暇給,其中,軍事科技新聞涂抹了一筆濃重的色彩。觀天下兵情、議天下兵事、思天下兵道,請看科技日報軍事部與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特別策劃——
11月13日,中國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組織開發的中國差分北斗系統船載終端樣機研制成功并完成測試。該系統所有設備、軟件均由中國自主研制。過去一年,中國加速推進渤海灣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和北斗沿海差分播發系統的研究工作。
點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和俄羅斯“格洛納斯”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方海區所屬基站實現改造、差分北斗系統安裝完成后,將改變中國沿海差分導航系統完全依賴國外技術這一現狀。
8月17日,美國海軍再一次對X-47B無人戰機進行艦載試飛任務。這次,X-47B無人機從美國海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甲板上彈射升空,成功完成一系列的飛行測試。同時,美軍也首次演示了該無人機與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有人駕駛戰機共同編隊飛行,再次突出了美國海軍未來無人機與有人機協同飛行戰斗的理念。
點評 X-47B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人駕駛飛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并自行回落的隱形無人機。X-47B的成功意味著美國可以利用航母搭載X-47B無人機在世界范圍內執行各種任務,而無需經由其他國家的機場起飛。未來天空的霸主是誰?讓我們拭目以待。
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參展飛機超130架,規模創歷屆珠海航展新高。其中,中國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首次飛行表演收獲盛贊。
點評 繼美國和俄羅斯隱形戰斗機后,中國的殲31戰斗機在第十屆珠海航展上的正式亮相給軍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中航工業開拓國際軍貿市場的一款主打產品,它承載著中國航空人打破國外四代機一統天下局面的夢想,其具有四代機的所有性能,同時具有中國制造的優點——價格公道,可靠性好,服務保障好。
2月7日,英國國防部和BAE公司宣布,“雷神”隱身無人作戰驗證機成功完成首輪試飛,試驗結果超出預期。該機是BAE公司研制的最先進飛機。“雷神”驗證機耗費了英國250家公司若干空氣動力學家、系統工程師大約150萬人工時,用于驗證無人系統在敵方領空實施持續監視、目標指示、情報搜集、阻止和打擊敵人的能力。
點評 “雷神”是一種超音速、隱形無人機,長約12米,翼展約10米,重量超過4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之一。“雷神”這一名稱出自凱爾特神話,代表著力大無窮、戰無不勝。英國將這種無人機命名為“雷神”,就是想以此表明“雷神”是一種堪比“火神”轟炸機的全新無人攻擊平臺,它的成功試飛正昭示著無人化戰爭的腳步已悄然走近。
12月10日,美海軍研究辦公室宣布,海軍的激光武器系統(LAWS)在戰艦上部署并成功實施演示驗證,試驗結果超出預期。此次部署是定向能武器有史以來的首次部署。
點評 在許多科幻電影中,激光武器的巨大殺傷力往往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美國海軍“激光武器系統”的成功演示,標志著美國海軍向在水面艦艇上部署硬殺傷性高能激光武器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7月27日,俄羅斯海軍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3艘核潛艇,即“奧列格大公”號戰略核潛艇,以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號與“哈巴羅夫斯克”號多用途核潛艇。
點評 戰略核潛艇又被稱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因為潛艇所攜帶的彈道導彈射程達到10000公里。在俄羅斯國防部常務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看來,這些核潛艇將成為未來俄羅斯國家安全和國防能力的基礎和保證。
12月18日,印度國產核潛艇“殲敵者”號進行了海試,并測試其發射潛射彈道導彈BO-5的能力。在這次海試之后,該潛艇將正式交付印度海軍使用。
點評 值得關注的是,印度國產的“殲敵者”號不但提升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還提升了國防實力,也是印度國防工業的標志性成就,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核潛艇服役后,印度將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可以從海陸空不同環境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導彈。
英國皇家海軍“不懈”號核潛艇于6月19日在樸茨茅斯港退役。該艇是英國海軍第3艘“特拉法爾加”級核動力潛艇,已經服役了30年。退役后,“不懈”號的位置將由“機敏”級潛艇“機警”號所替代,而“不懈”號將駛往德文波特,和其他11艘退役核潛艇等待被拆除。
點評 作為“冷戰”時期設計建造的核潛艇,服役后的“不懈”號曾多次執行長途、隱秘而危險的任務。該潛艇還參加了多次軍事行動和演習,并曾在北極附近的冰層下以及地中海等海域執行各類任務。這艘英國服役最久的核潛艇退役前的最后一個任務是協助搜索失蹤的馬航MH370航班,盡管無功而返,但卻留給了世人最后一個難忘的身影。
7月22日,日本TBS電視臺播出了日本隱形戰斗機技術驗證機ATD-X“心神”的專題片。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該機年內將進行首飛測試。“心神”首飛后,將進行為期4年的測試飛行。
點評 “心神”是取代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F-2戰機的原型機,日本將由此邁入第五代自主研發戰機俱樂部。但就目前來說,戰斗機研發成本不斷攀升,成本難以預估,并面臨著技術風險。美國的F-35、美國海軍的第六代戰斗機F/A-XX以及中國的新式戰斗機有很大潛力在未來超越“心神”。這對于日本來說無疑是嚴峻的考驗。
9月1日,英國皇家海軍已成功完成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傾斜試驗,以確定其準確的重量和重心位置。“伊麗莎白女王”號能夠確保艦載機在作戰行動、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行動中進行全天候飛行。該航母將搭載約40架飛機,包括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的AW101“灰背隼”HM2多功能旋翼機、“灰背隼”HC4兩棲支援直升機和新的“閃電Ⅱ”聯合攻擊戰斗機。
點評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長300米,排水量65000噸,飛行甲板約4.5英畝,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面戰艦。傾斜試驗旨在檢驗和處理艦艇最后建造階段所面臨的問題,確定固體壓載物的最終位置。壓載系統將有利于保持艦艇的穩定性,這對執行海上部署任務、特別是對艦載機起降來說至關重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