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地質勘查局科學家曾預測,加州將迎來第二次“大地震時代”,灣區沿海如高密度人口舊金山地區將頻繁地發生地震。8月24日北加酒鄉納帕6.0級地震后,總部位于門洛公園市的地質勘查局加緊對加州沿海狹長地帶地殼的監測活動。
地震研究會議報告指出:目前加州地震監測技術既多樣又先進。除了利用傳統監測技術,如衛星導航檢測地表及海面活動、數千地震儀監聽和跟蹤震波、高頻率傳感器捕捉周邊噪聲等,近年還發明并投入使用高精度激光監測地震儀(Laser Calibration)、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技術、流動GPS監測及地震預警系統(EEW: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等現代化技術。
地質勘查局科學家布魯克斯(Benjamin A.Brooks)說:“高精度激光監測地震儀是最振奮人心的。它具有信息準確,靈活方便使用等特點。把激光監測儀裝在汽車上或掛在熱氣球下低空漂浮前進,甚至可裝在背包里靠徒步接近狹窄空間進行監測。所謂的高精度是因為每一束激光都與谷歌公司正在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頂上所用激光是一樣的。其原理是采用高精度激光光源精確監測地表及周圍動態,利用熱氣球低空海上漂浮監測海嘯活動,提取噪音并獲取高清晰圖像”。
布魯克斯還向本報記者介紹說:“除目前地震監測技術最先進的激光監測儀外,加州地震預警系統的發展也倍受矚目。”他說,該系統原理是利用地震縱波P和橫波S傳播的速度差進行預警。P波發生在地震初期微動,震動較小;S波是主動波,震動較大。地震預報就是在監測到P波后,預告即將到來的S波,搶在S波到達之前向各地發出警報。目前加州歷史上最短預警可在震動較小的p波來后4秒內發出警報。該預警系統多次成功地在真正地震來臨前,發出預警幫助居民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區。
目前加大伯克利分校及硅谷一些初創公司還利用手機上的應用軟件與地震局預警系統結合,試圖更快發出地震警報及信息。
地質勘查局地震研究中心主任伯勞切(Tom Brocher)強調:“在我們投入大量資源資金同時,每一位市民也應該了解如何預防地震。大興土木、修建水庫、煤礦及石油開采都是嚴重破壞地殼結構,會增加地震發生可能性的因素。長期浪費水資源也會增加地震發生頻率,比如過多挖井或挖井過深,濫用水資源導致干旱等。作為市民我們有責任節約用水,預防地震。”
會議還向民眾普及了追蹤地殼活動及地震最新信息的網站。地質勘查局表示,他們將每日更新灣區地殼及海嘯活動,上載雷射監測儀抓拍的高清息圖像,隨時發布2.5級以上地震信息及相關新聞。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