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信百英寸激光電視的發布,激光電視概念繼續走熱,資本市場也是一片紅火景象。百吋近7萬的價格,對比于同大小LED電視確有優勢,但歸根結底,在不了解激光電視優劣勢的情況下,要讓消費者掏出這錢也并非易事……下文,筆者將針對激光電視推出的背景和本質結合優勢劣勢,進行分析闡述,以下僅個人觀點。
背景:推激光電視因液晶無法滿足超大屏需求
據奧維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1-4月50寸以上面板采購中,55寸以上比例達到65%,60寸以上比例達到12%,另外50寸以上大屏電視的銷量比重也在持續增加。中怡康預測數據也顯示,用戶對65寸以上超大尺寸電視需求增長迅速,2012年到2016年,用戶對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電視需求依次為18萬臺、33萬臺、59萬臺、85萬臺和110萬臺,不難看出大屏已經成為用戶對電視要素的一大要求。
實際上,用戶對大屏的追捧,甚至不需要調研機構的數據來做支撐,單看極米在世界杯期間一炮而紅就能感覺到。極米CMO王龍介紹,極米Z3在京東上線10天就沖到了全品類第二的位置,從開售起不到3個月,累計銷量就接近5萬臺。而極米Z3,實際上主打的就是“大屏”這個點。
海信電器總經理劉洪新認為,受技術瓶頸、成本制約、良品率等問題制約,單靠液晶平板電視難以用戶對超大尺寸電視的需要,要想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需要有新的顯示技術出現,海信認為這一新技術就是激光電視。在此之前,長虹也采用光峰的授權技術推出了100寸激光電視,看中的同樣是大屏市場。
現狀:激光電視售價和效果都難以盡如人意
激光電視本質上是超短焦激光投影,之所以稱其為電視,因為只是光源及表現形態與液晶電視不同,功能上與液晶電視并無差異。激光電視的原理是利用半導體泵浦固態激光工作物質(泵浦英文名稱pump,是指給激光工作物質提供能量使其形成粒子數反轉的過程),產生紅、綠、藍三種波長的連續激光作為彩色激光電視的光源,通過電視信號控制三基色激光掃描圖像,由于極光石100%的單色光,因此彩色效果出色,理論上達到90%的色域覆蓋率也遠高于液晶電視的62%,此外室溫壽命達10萬小時,也頗為理想。
激光電視主機部分本質是超短焦激光投影。
激光電視主要競爭對手是傳統投影機以及液晶電視,激光電視廠商普遍的觀點認為,激光電視比傳統投影機顯示效果更好,不受環境光限制,壽命更長,而和液晶電視相比則對人眼健康無害,且比同尺寸液晶電視便宜得多。
實際上,激光電視和傳統投影機相比價格更高,全高清投影機價格不過幾千元,而激光電視最便宜也要6萬元,貴一些的甚至超過10萬元。而和液晶電視相比,激光電視受限于激光投影的表現形式,目前無法實現精準光控,顯示效果難以和液晶電視相比,而且液晶電視能夠輕松覆蓋更多的尺寸,激光電視則無低端廉價產品可選。
在評測中我發現,激光電視雖然亮度可控范圍很大,但默認亮度一般會設置為50%左右,這并不是為了保護眼睛或者延長產品壽命,而是因為亮度一旦調高,畫面就會整體變亮,即便是黑色的部分也會泛白失真,同樣的問題在液晶電視上可以通過精準的背光控制來解決。有激光電視的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根本不敢把激光電視擺到賣場去做營銷,因為賣場中液晶電視都把亮度調為100%,畫面看上去非常絢麗,激光電視去比的話反倒會有負面效應。
總結:激光電視,前途未卜
激光電視總體還是不錯,但當下某些廠商缺乏戰略地進行信息轟炸我并不認為是一個理想的方案,如何巧妙精確的進行市場投放和產品技術工藝提升同等重要,從這兩方面來看,筆者認為激光電視未來前路依舊漫長,各廠商仍需努力……
奧維咨詢數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