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發布報告稱,3D打?。?DP)市場總體規模到2025年將接近翻兩番至120億美元左右。
這份報告名為《如何看待3D打印:新興材料、工藝、應用和商業模式(How 3D Printing Adds Up: Emerging Materials, Processes, Applications, and Business Models)》。Lux Research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到2025年,3D打印機的銷售額將達32億美元;3D打印材料的銷售為20億美元;最大的份額來自3D打印零部件服務的銷售,為70億美元。
“3D打印的消費級應用占據了大部分的新聞頭條。但3D打印的工業應用,從模具到機具加工、以及實際生產零部件,正在悄悄地獲取最大的影響。”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Lux Research副研究員Anthony Vicari說。
“然而,這一領域仍然剛剛起步,未來要進一步增長仍然需要在工藝技術和3D打印材料方面獲得進步。”他補充說。
Lux Research的分析師采訪了3D打印行業內的近100家企業,并結合特定行業的材料和市場需求、以及新材料的歷史采用率開發了一個市場分析模型。他們透露在報告中透露了一些研究結果:
1、專用耗材阻礙市場發展
就像傳統的“2D”打印機廠商那樣,3D打印機公司以非常高的價格銷售自己生產的3D打印機的專用耗材。當企業僅僅把3D打印機用在原型方面,這一做法尚可接受,但當企業使用3D打印機直接制造部分零部件時,這種做法就成了3D打印應用推廣的一個主要障礙。作為行業領導者,3D Systems、Stratasys和EOS的類似做法限制了第三方材料供應商進入市場。
2、四家3D打印機公司主導市場
根據Lux Research的市場分析模型,基于技術和商業方面的實力,有四家3D打印公司處于統治地位。它們是:3D Systems、Stratasys,EOS和Arcam。這四家公司合計占有31%的3D打印機市場份額。其中,Arcam的開放式3D打印耗材供應模式與其它三家有所不同。在獨立的第三方3D打印材料供應商中Raymor Industries、Made Solid和Ceralink等公司表現出了很高的增長潛力,但沒有一家能在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
3、即將到期的專利將觸發增長
2006年,一些早期的專利到期直接催生了低成本的桌面型3D打印機的出現,從誕生了像Makerbot這樣的公司,以及面向消費者的3D打印服務,如Shapeways等。并使3D打印技術大受關注。而如今其它的關鍵3D打印技術也開始陸續到期,預計未來三年內,將會有更多成本更低、功能更強3D打印產品涌現,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與用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