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在“杜威”號導彈驅(qū)逐艦上的激光武器系統(tǒng)。
美國海軍的一些武器具有未來派色彩,好似來自于科幻大片《星球大戰(zhàn)》,其中就包括激光武器和電磁炮。激光武器能夠擊落無人機,電磁炮發(fā)射的炮彈速度可達到高超音速。
按照計劃,美國海軍將于2014年夏季在一艘軍艦上首次部署激光武器,同時還將在兩年內(nèi)測試一種電磁軌道炮原型。這兩種武器的研發(fā)成本均與導彈和智能炸彈不相上下,但不同的是,它們可以連續(xù)發(fā)射。
不過,無論是激光武器還是電磁炮都存在缺陷。列克星敦研究所的國防分析師羅蘭·湯普森指出,如果遇到雨天、多塵天氣或者受到大氣紊亂的影響,激光的功效便會下降,電磁炮在發(fā)射炮彈時需要耗費大量電能。他說:“海軍方面表示將尋找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使用激光的方式。毫無疑問,這種武器的射程會因為云層、塵土或者雨雪的影響降低。”
由于在成本方面具有的優(yōu)勢,激光武器和電磁炮成為美國海軍的寵兒。美國海軍戰(zhàn)艦搭載的攔截導彈每枚造價至少達100萬美元,在敵方使用飛機、無人機、火炮和巡航導彈的情況下,使用攔截導彈保護軍艦不得不面對高昂的成本。而激光武器耗費大約30千瓦電量,每次的發(fā)射成本微不足道。
除美國外,其他一些國家也在研制激光武器,但先進程度尚無法與美國相提并論。雖然這一系統(tǒng)的構造非常復雜,但操作并不復雜,一名水兵便可以勝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