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在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下,鋼鐵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供求矛盾日益激化,鋼鐵主業的盈利能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圍繞主業發展相關非鋼產業,或利用資金優勢涉足新興產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已成為大勢所趨。2011年,在我國500萬噸以上鋼鐵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總額中,鋼鐵主業利潤僅占50%,非鋼產業的利潤占26%、內部礦山的利潤占20%、金融產業的利潤占4%。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介紹,2012年,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為0.04%,而非鋼產業的銷售利潤率平均在3.5%~6%,雖然沒有達到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但也為鋼鐵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鋼鐵企業是否應該花大力氣發展非鋼產業,社會上存在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做非鋼產業,鋼企未來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李新創指出,經過多年發展,很多企業已在冶金裝備制造、鋼材產品深加工、礦產品開發、工程設計、房地產、物流、新材料、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但是,綜合來看,目前除廣鋼、昆鋼、杭鋼等鋼鐵企業的非鋼產業比重較大以外,絕大部分企業的非鋼產業發展水平總體還較低,主要體現在大型鋼企還是重點放在垂直整合,利用自身優勢進軍市場空間大、利潤相對較高的高端鋼產業。
融合上下游將成趨勢
近幾年鋼鐵企業進軍汽車領域所采取的手段也大體相同,首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隨后與汽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設立生產線,并制定遠期目標。
鋼鐵企業與汽車企業的上下游合作存在著便利之處,更緊密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益處。從近期鋼鐵企業同汽車企業的合作來看,不少企業在正式建立合作關系前,雙方已擁有多年共事基礎。
例如武鋼與奇瑞的合作,早在2007年,武鋼便同奇瑞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2009年武鋼與奇瑞共建80萬輛汽車鋼材配送中心;去年,武鋼收購蒂森克虜伯旗下激光拼焊集團,意在發展鋼材深加工業務。
此次,武鋼同奇瑞合建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則是進一步深化合作。武鋼方面負責人向媒體表示,本次武鋼采取參股形式與奇瑞合資建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汽車沖壓件產品,隨著武鋼引進激光拼焊技術,武鋼將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得以突破,今后還將有可能投資整車廠。而在武鋼與奇瑞建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前,2010年,首鋼旗下的京西重工在北京房山啟動了汽車減振器項目,總投資額達20億元人民幣。曾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首鋼一直有意向擴大其汽車產品方面份額,京西重工在2009年收購德爾福減振器和制動產品業務后,便著手實現產業化,2011年京西重工年產400萬只減振器工廠投入批量生產。
有業內人士稱,今后鋼鐵企業與汽車行業的融合將會成為趨勢。鋼鐵企業迫切需要扭轉局面,解決產能過剩并提高利潤,而汽車企業則更需要穩定的原材料定價和高質量的鋼材產品。
紛紛轉戰激光拼焊市場
1、鞍鋼興建激光拼焊工廠
2004年11月,由鞍鋼新軋與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板公司、武漢中人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的蒂森克虜伯鞍鋼中瑞(長春)激光拼焊板有限公司(TKAZ)在北京正式簽訂合同,2005年5月正式生產。它是目前國內激光拼焊板領域最先進的鋼材深加工生產線,也是鞍鋼首條直接面向汽車制造企業的激光拼焊板生產線。該產品面向北京和東北地區汽車制造廠商,從事激光拼焊板產品的應用開發、制造、銷售,并提供售后服務。目前,合資公司已經開始為一汽大眾等客戶供應激光拼焊板,主要應用在奧迪新A6、奧迪B7、開迪等高檔車型上。
應用于汽車的激光拼焊板技術是近年開始流行的先進技術,與一般鋼板相比,激光拼焊板可以減輕車身重量、提高汽車的安全度、降低生產成本等。蒂森克虜伯公司發明了激光拼焊板技術,曾于1985年首次在奧迪100的生產制造上應用了這一技術。鞍鋼作為蒂森克虜伯的戰略合作伙伴,這次合資建廠是繼大連鍍鋅線之后雙方的又一次合作,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板有限公司轉讓其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并將進一步追加投資和鞍鋼共同建立鋼材剪切加工線,在長春形成完整的激光拼焊板加工中心。
開業儀式上, TKAZ與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簽署了為一汽大眾在未來8年生產的奧迪C6提供激光拼焊板的生產合同,并與德國漢諾威激光研究中心和長春理工大學簽署了激光拼焊板研究與開發合作意向書。 將產品深加工延伸到下游客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國內外許多鋼鐵企業都在目標客戶所在地建立了各種加工配送中心。鞍鋼早在與蒂森克虜伯合作初期就擬定了延伸冷軋產品產業鏈的棋局:在全國主要汽車制造企業所在城市逐步建立激光拼焊板加工中心,將產品和服務送到客戶門口,擴大鞍鋼高附加值產品的影響,提高市場占有率。在長春鞍鋼落下了第一顆“子”,它的成功必將為整盤局的勝出打下良好基礎。
2008年初,投資3.46億元的鞍鋼鋼材加工及激光拼焊項目即將在武漢開發區動工,主要為汽車整車廠提供配套鋼鐵板材,降低用戶鋼材庫存及運輸成本。一期工程:計劃建設一條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的落料生產線、一條年生產能力20萬噸的縱剪線和三條激光拼焊生產線,建成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1億元。二期工程:建設一條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的落料生產線。今年6月份,該激光拼焊工廠已開始試生產,主要為神龍、東本、東風風神等本土車企提供汽車鋼板,年產能10萬噸。
2、武鋼收購全球激光拼焊“鼻祖”
一直以來,中國鋼鐵企業在鋼鐵板材的激光焊接,“聽命”德國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集團,今后,這個角色將變成武鋼了。
2012年9月28日,武鋼獨家收購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簽約儀式當日在中國武漢舉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和蒂森鋼鐵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艾德文·艾希勒在協議上簽字,雙方高管代表見證了簽字儀式。協議待報請雙方監管機構和相應監管部門批準后,正式進行股權交割。并成立武鋼集團國際激光拼焊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德國杜伊斯堡。
2013年7月31日下午5時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與德國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面向全球同時公開宣布:雙方已辦理完畢所有相關政府審批手續,并正式完成交割。這標志著武鋼已全面完成對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業務的收購工作。
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是激光拼焊板的發明制造商,主要從事激光拼焊板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自1985 年成立至今,該集團擁有16家工廠,分布在德國、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國、墨西哥和中國,擁有員工930名(德國約300名)。最近的年銷售額達到7.4億歐元。已經占有全球激光拼焊產品40%的市場份額。
成立后的武鋼集團國際激光拼焊有限公司,將主要向汽車行業提供使用于車身系統的激光拼焊產品。激光拼焊產品是通過激光將不同鋼種、厚度或工藝的單獨鋼板焊接而成的產品,這將大大減輕汽車的重量及制造成本,達到安全節能的目的。#p#分頁標題#e#
武鋼將借助其在海外的14家機構資源和蒂森克虜伯成熟的激光技術及國際市場經驗,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向汽車鋼供應行業穩步發展,打造專業的汽車板生產基地,實現武鋼品牌在高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進一步突破。
3、武鋼聯合國內激光大佬成立武漢武鋼華工激光大型裝備有限公司
武漢武鋼華工激光大型裝備有限公司由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工激光于2012年6月合資成立,注冊資本8000萬元,武鋼集團占股51%,華工激光占股49%。是專業從事高功率大型激光裝備研發制造的高科技產業化公司。公司擁有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工藝及展示中心,專注激光表面處理及再制造領域的研究開發,在鋼鐵、電力、石化、機械及國防軍工等行業的激光裝備制造領域有著雄厚實力,能夠為用戶提供全面系統的激光應用解決方案。
武鋼華工激光主要產品與業務包括:半導體激光機器人柔性加工設備、多功能激光加工成套設備、大型軋輥激光毛化成套設備、激光在線拼焊設備;激光表面先進制造工藝(激光淬火/正火/回火、合金化、熔覆/再制造、激光毛化)的研發及應用 、激光表面處理及再制造咨詢、論證和對外激光加工服務。尤其是自主研發的光纖激光無序毛化設備,為國際首創,可完全取代傳統電火花毛化,在提升產品質量、節能降耗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公司產品現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冶金、汽車、輕工模具、機械、石化、電力、鐵路運輸、船舶、太陽能光伏、科研教學等領域。
4、韓國浦項制鐵集團建立鋼材剪切加工中心
此外,全球第四大鋼鐵企業,韓國浦項制鐵集團宣布,將攜手SK實業在武漢建立鋼材剪切加工中心,主要剪切加工韓國出口鋼材,為本土兩大汽車公司提供鋼板材料。項目預計投資3—5億元,用地60—70畝,目前已進入選址階段。
早在2004年,韓國浦項就已在武漢設立辦事處,專門負責其鋼鐵產品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華中地區的銷售,銷售的產品包括不銹鋼線材、棒材、冷軋卷板等。
雖然武漢有武鋼這樣的鋼鐵巨頭,但該加工中心將舍近求遠,從韓國進口鋼材,在武漢進行剪切加工。據透露,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其中,韓國浦項總部投資70%,浦項中國投資30%。項目占地60—70畝,建成后年產量約達15萬噸。
5、寶鋼激光拼焊機組達國際水平
日前,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與寶鋼國際合作開發的首套國產激光拼焊機組,累計拼焊量逾65000片,達到國際同類機組水平,這標志著國產激光拼焊技術和裝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激光拼焊采用激光能源,可將不同材質、厚度、涂層的材料拼合、焊接成一塊整體板材,廣泛應用在汽車制造產業。由于制造工藝復雜,長期以來,國內的激光拼焊機組均從國外廠家進口,其售價高、購買周期長、維修維護困難且成本居高不下。
2009年,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著手開發國產激光拼焊機,并與寶鋼組成聯合開發團隊,試驗性地建設了一條年設計拼焊量為50萬片的國產激光拼焊機組。經過改善,國產機組從每天單一零件數百片的加工量,上升到上千片,且不斷增加,同時自動化性能大幅提升。到今年,預計國產機組年產量可達到70萬片以上,遠超設計指標。
與進口機組相比,國產機組價格僅為其一半,且善于小件加工,產品切換操作方便。其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廠家的價格、技術壟斷,增強了國內業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雙方開發人員表示,今后將在穩定性、適用性上加強研發,提升國產機組的市場占有率。
近日,寶鋼與三菱重工簽訂了湛江鋼鐵2030冷軋軋機設備合同,雙方表示要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將湛江鋼鐵2030冷軋機組工程打造成國際一流精品工程。
在簽約儀式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湛江鋼鐵董事長、湛江鋼鐵工程總指揮趙周禮表示,希望雙方工作團隊精誠合作,攜手并肩,將湛江鋼鐵2030冷軋機組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三菱重工方面表示,未來雙方還將在設備維護、維修方面開展合作。
湛江鋼鐵2030冷軋軋機是湛江鋼鐵主體工程之一,主要生產高檔汽車板和家電板等,包括熱軋低碳鋼、超低碳鋼(IF鋼)及高強鋼等,年設計產能為220萬噸。三菱重工主要承擔湛江鋼鐵冷軋軋機機械、退火爐及激光焊機等機電設備。
結語:
近年來,很多鋼鐵企業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中,都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非鋼產業的目標,把發展非鋼產業作為支撐主業、分散經營風險的有效途徑。然而,企業要發展,特別是鋼企現在面臨的處境,必須解決好縱向與橫向的戰略協調。縱向戰略是指發展以鋼鐵產業上下游鏈條的延伸領域以及圍繞鋼鐵生產的配套服務領域,橫向戰略是指發展與鋼鐵產業關聯性小的其他傳統產業或新興產業。在非鋼產業發展戰略選擇上,鋼鐵企業應優先考慮縱向戰略發展。因為圍繞鋼鐵主業的非鋼產業,鋼鐵企業對其市場、技術相對熟悉,投資少,見效快。橫向戰略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抵御產業周期的能力更強,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適度介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