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車坊已經發布了十七期,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遇到了很多大眾品牌轎車,也看到了它們使用的激光焊接工藝。但讓我們產生疑問的是,同是大眾車型,按理說焊接工藝應該是源自同種技術,表現應該差不多。但是高爾夫優質的激光焊接、途觀和邁騰的焊穿現象、昊銳奇怪的搭接激光焊接等,讓我們看到了大眾車系并不統一的品質呈現。本文將針對大眾汽車激光焊接工藝做一個簡單的討論,文中部分解讀由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專家給出。
關于激光焊接工藝:激光焊接就是將高強度的激光束輻射至金屬表面,通過激光與金屬的相互作用,金屬吸收激光轉化為熱能使金屬熔化后冷卻結晶形成焊接。通俗點講,激光束接觸金屬材質時,其熱量通過熱傳導傳輸到工件表面及表面以下更深處,在激光熱源的作用下,材質熔化、蒸發、并穿透工件的厚度方向形成狹長空洞,隨著激光焊接的進行,小孔沿兩工件間的接縫移動,進而形成焊縫。
激光焊接焊穿算不算瑕疵?
我們先來看看第十六期中,一汽-大眾對邁騰門框激光焊接焊穿的解釋(回復原文未經任何刪改):
圖中的兩個焊點是中頻點焊的焊點,由于一汽-大眾邁騰門框采用超高強度鋼,根據工藝要求,必須先經過中頻點焊再進行激光焊接。
中頻點焊時由于內外兩側超高強度鋼和低合金高強鋼的強度和硬度以及熔點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焊點外觀比采用低合金鋼的焊點明顯。但前者強度遠高于后者,使車身具有更高的強度和剛度。
圖注:拆車坊拆解的邁騰車門框焊接部位
焊穿的原因是因為:焊前上、下沖壓單件的匹配存在一定的間隙,從而導致極個別車輛的部分區域焊穿。
從焊接強度來看:面連接的強度遠大于線連接的強度,線連接的強度遠大于點連接的強度,所以即便出現局部的焊穿,激光線型焊接的強度也會遠大于點焊的強度。
圖注:拆車坊拆解的途觀車門框焊接部位出現瑕疵
圖注:拆車坊拆解的高爾夫車門框焊接部位工藝優秀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資深專家解讀:焊穿現象的確是瑕疵
激光焊接工藝一直就是大眾集團所倡導的,其各款車型中也普遍應用了該技術工藝。我們也針對激光焊接工藝請教了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的資深專家吳凱輝老師,得到的解釋是:激光焊接工藝在理論上的確好于傳統的點焊工藝,因為它能讓鋼板結合更嚴密,整體強度更高。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很難證明激光焊接的優勢,也不能很容易的證明點焊的牢固程度差。
途觀的激光焊接里還摻雜了點焊工藝
事實上,大眾集團自己也沒有相應的數據來證明激光焊接工藝大大優于傳統點焊工藝。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激光焊接工藝成本高于傳統點焊工藝,至于原因,后文將詳細解讀。吳老師指出:拆車坊所遇到的途觀和邁騰車門框激光焊接焊穿的情況,可以確定是工藝瑕疵,關于這一點,廠家再怎么解釋也無法掩飾。至于高爾夫的門框激光焊接為什么那么漂亮,原因可能比較簡單。一個大膽的猜想是:高爾夫生產線上使用的激光焊接設備,品質較好(途觀和邁騰生產線的激光焊接設備可能品質低于高爾夫的焊接設備),而國家相關法規又沒有規定激光焊接工藝應該達到什么效果。此外,正如廠家所說,即便是焊穿了,其強度也不一定差到哪里去,只可惜誰都沒有數據來證明。
激光焊接工藝成本為何居高不下?
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大眾集團一直聲稱激光焊接工藝成本遠遠高于傳統的點焊工藝,我們也無從得知其真實性。為此,拆車坊編輯專門請教了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高級工程師林建老師。林老師給出了觀點:激光焊接工藝并不是中國人自己研發的,大眾車型的激光焊接設備,是從國外引進的。這就涉及到了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等各種費用,即便是設備本身值不了多少錢,但你自己沒有這個技術,從外國人手里買,那基本上就是要多少錢給多少錢了。
上海大眾帕薩特車頂激光焊接工藝
可以說,激光焊接工藝,在最基礎的設備購買上,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就已經下了血本,那么其后期的生產成本較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還有一種說法稱:激光焊接工藝的設備占用的車間面積較小,比傳統點焊工藝車間少占用一半的空間,因此說激光焊接工藝如果是批量應用的話,其成本可能并不高,甚至會低于傳統的點焊工藝。對此說法,林建老師表示:即便是激光焊接工藝車間占地面積小,似乎也不足以成為生產成本可以降低的理由。其實,對于汽車廠家來說,本身都是身處遠離城市的郊區,廠區面積也都是一望無際,其占地的成本并不是寸土寸金的;激光焊接總成本的高低,更多的還是和設備購買價格、海外授權等息息相關。
上海大眾帕薩特門框使用傳統點焊工藝#p#分頁標題#e#
激光焊接的車頂隱藏了什么秘密?
對于激光焊接的車頂,大家直觀的看就是很美觀,因為沒有了礙眼的密封條,車頂顯得很光滑。其實并不能只看外觀,林建老師指出:雖然車頂沒有了黑色的密封條,但是并不代表其工藝足夠優秀。事實上,車頂的激光焊接也可以控制成本,高品質的工藝是一條激光焊貫穿始終,而省錢的做法就是每隔5、6厘米焊接一次(邁騰的車門框就是如此),這種激光焊接其實是有不嚴密的地方的。而我們直觀看到的車頂激光焊接之處,由于噴涂了漆面,所以也看不到具體的工藝。如果有機會的話,拆車坊會將車頂的激光焊接處刮開看看,便知答案。
關于上海大眾斯柯達昊銳的車頂激光焊接,為何還采用了黑色密封條設計,廠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昊銳的車頂是激光焊接。但汽車車頂和側圍的搭接方式有多種,是由不同的搭接方式決定是否需要“背帶”,而不是僅由是否激光焊接判斷。對昊銳來說,出于造型需要,“背帶”也有一定的裝飾和美觀作用。
傳統點焊工藝為何參差不齊?
我們再次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通過照片我們很容易發現,傳統的點焊工藝,其每個焊點并不在一條有規律的線上,說白了就是參差不齊,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對此,林建老師的觀點是:傳統的點焊工藝,其實并不要求美觀性,因為這些被焊接的部位,都不會露出來,一般是看不見的。而參差不齊的焊點,并不會對車輛的牢固性和安全性構成威脅。廠家如果愿意投入的話,使用全自動機器人焊接,那么焊點相對來說就整齊一些;而成本較低的,就是由人工來操作機器手臂進行焊接工作,那么其焊點可能就不會那么整齊且間距不均勻。無論是全自動的點焊,還是人工的點焊,其強度應該都滿足安全需求,消費者無需擔心。
上面兩張圖是斯柯達昊銳的門框焊點間距不均勻且焊點略顯不齊
對此問題,吳凱輝老師補充了一些觀點:其實有些點焊焊點不整齊、間距不均勻,很有可能是設計師故意安排的。因為車輛的整體結構并不是規則的幾何體,因此其受力的點并不能用肉眼來判斷。通過計算機系統計算模擬得出的數據,可以將焊點安排在最合適的部位,而這樣安排的結果就是,美觀度上不佳,直觀的看就是參差不齊,但是其效果將更加的安全。有一個方法可以證明這個觀點,那就是找兩輛或更多同樣的車型,查看其同一部位的焊點,如果都是一樣的參差不齊,且焊點排布完全一樣,那么很可能就是技術人員有意為之的。
總結:大眾集團的激光焊接工藝并非獨門絕技,只是在廣告宣傳上大眾很會做文章,將激光焊接和DSG宣傳得神乎其神。激光焊接工藝目前尚不成熟,在傳統點焊工藝依然夠用的情況下,沒必要刻意去追求激光焊接,因為它并不完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