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過閥門銷售、搞過服裝批發,現在投身激光行業,浙江嘉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搭上溫州市大力推進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建設的快速列車,成功從傳統企業轉型成為高新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其他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參考樣本。
“嘉泰激光”的掌門人叫鄭宣成,53歲,溫州永嘉人。1986年,他開始從事閥門銷售。為了更好地創收,1998年,鄭宣成與人合伙,在杭州四季青搞服裝批發。起先生意不錯,但半年之后,隨著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老鄭覺得長遠之計,還是應該轉型投身實業。
轉型的契機在1999年的一次朋友聚會上,鄭宣成經朋友介紹,邂逅了上海一家激光研究所的專家。在飯桌上,這位專家向大家描述了激光技術未來的市場前景。鄭宣成動心了。
10年前,正是溫州眼鏡和打火機等輕工業行業繁榮時期,激光技術可以給打火機、眼鏡打標。“激光可以刻在打火機上,汽車的外殼上,電器的開關上,這就和溫州的傳統產業有了成功的對接,激光產業在溫州大有可為。”鄭宣成道出了自己雖然已過不惑之年,仍選擇一個新行業從頭開始的原因。
經過三番五次地上門求教,那位專家為其誠意感動,答應為鄭宣成在激光設備制造行業闖蕩領路。之后,還為他介紹了幾位技術員。后來,老鄭便帶領這支團隊試制產品。剛開始質量不大穩定,經過一步步改進,最后終于成功造出了第一批激光打標機和雕刻機,專門用于鏡架和打火機機身的字跡和花紋雕刻,踏出了創業第一步。
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老鄭憑借市場需求,立穩了腳跟。為給樂清的電氣制造、瑞安的汽摩配行業做設備配套,老鄭慢慢將公司產品延伸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領域。
10年辛苦路,掌握激光核心技術后,“嘉泰激光”制造出全球最大功率激光切割機。這臺2千瓦的激光切割機能在16毫米厚的鋼板上輕易切出一朵花,被廣泛用于機箱電柜、機械制造、造船等行業。
現在,“嘉泰激光”已經發展成為華東地區激光設備領域較大的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除面向國內用戶外,還遠銷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國家。
雖然企業已經頗具一定的規模,但仍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土地、研發人才與資金的制約,一直是“嘉泰激光”面臨的難題。“去年底,溫州市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已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名單,科技部在相關科技專項、項目、平臺以及科技資源方面,將幫助和支持產業集群建設。市政府也已制定完整的產業發展規劃,在土地使用、研發基金、人才匯聚等方面進行資源傾斜。”老鄭說現在搞激光,信心更足了。
按照規劃,在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布局上,溫州確立了“一核、兩翼、多點”方針,一核為國家高新區,兩翼為甌江口新區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甌江口新區規劃建設1平方公里的“激光與光電科技創新園”,作為科技企業的孵化器。
“嘉泰激光”已被列入產業重點企業名單,準備在開發區濱海園區征地50畝建設廠房。讓鄭宣成感到高興的是,日前,浙江省科技廳公布了2012年度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浙江嘉泰激光公司承擔的“2KW光纖激光切割機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順利入圍。
“未來制造業會往高精尖方向發展,今后,我們也會往精密切割方向發展。”看準了激光發展的良好前景,鄭宣成希望在激光行業謀得更好的發展。
“‘嘉泰激光’轉型成功,也給我市眾多民企提供了借鑒經驗。”溫州市科技局局長徐順東向記者介紹,溫州市一直在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做好各種服務。目前,溫州市正在聯合科研院所和團隊專家建設激光加工站,幫助中小型企業在享受產品附加值增加的同時,省去買大型設備的開支。(注:該企業由溫州市科技局推薦)
2011年6月,溫州市在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過程中,科技部從把溫州高新區打造成為“中國民營經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示范區”的高度出發,決定在溫州建設國家級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
這是有史以來,溫州市第一次獲得國家部委科技產業發展戰略布局,因此,溫州市委、市政府緊抓這一歷史性機遇,把這項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技部和省政府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作為推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全力推進。
2012年3月30日,科技部領導在部省市第三次聯席會議上提出溫州激光產業的發展要從應用端入手,把應用作為產業發展的突破口,通過建立激光技術應用中心,加強激光技術在服裝、制鞋、泵閥、電氣等溫州特色優勢產業上的應用,把溫州打造成為全球激光應用中心。
目前,溫州一批傳統行業骨干企業正在轉向激光與光電產業。據統計,溫州市現有激光與光電企業8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2家,2011年實現產值近30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激光應用、LED照明、光通信為特色的產業鏈,涌現了一批高附加值、高帶動性、高成長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