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事下游終端產品制造的我國彩電企業由于歷史的原因,難以組織起完整的激光顯示(電視)的技術鏈和產業鏈。一種新技術、新產品在導入期之前還有一段歷時較長的、投資不斷增長而沒有銷售的研發期,對于中國彩電市場來說,由于電視技術均由日美等國家研發,因此中國彩電市場都沒有經歷研發期這一階段,而是直接進入了產品導入期。正如我國平板電視產業的現狀。這樣一來,中國彩電企業雖然節省了不少的研發成本,但是由于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因此中國彩電企業往往在技術上受制于人,并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
其次,上游企業,由于研發力量分散,研發資金投入不足,造成水平參差不齊,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在研究方面,我國不少科研單位在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許多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由于缺乏從材料、器件的實驗室研究到應用開發和產業化的完整研發能力,使得我國的光電子行業的整體水平與國際同行存在較大的差距,無法高效率地將學術上的優勢,通過工程化研究開發而實現產業化,在國際上具有競爭能力的企業為數不多。
產業化建議:聯合上下游企業,組建產業聯盟;依托優勢單位,突破規模化生產技術和工藝。
激光顯示(電視)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可帶動相關關鍵技術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形成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并可能產生輻射放大效應,取得更顯著的經濟效益。前瞻性地進行激光電視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并在產品研發和導入期對激光顯示(電視)產品的實用化研究給予重點支持,我國就有希望在國際上率先進入產業化階段。面向決策層和產業層的對策和建議如下:
1、抓住國際顯示產業的升級換代的機遇,盡快實現激光顯示(電視)的產業化,盡快實現顯示產業的更新換代。
2、由政府相關部門支持、組織,依托優勢單位,盡快突破低成本一體化全固態RGB光源、標準化的勻場消相干等器件的規?;a技術和工藝,構建完整成熟的激光顯示(電視)的技術鏈。
3、通過激光顯示(電視)在高端和特殊市場(包括各類工程)的示范應用,擴大市場規模,并帶動各種社會資源在上、下游領域的投入,構建完整成熟的激光顯示(電視)產業鏈。
4、聯合上、下游領域的企業,組織激光顯示(電視)產業聯盟。充分利用我國在色域、勻場消相干等關鍵技術和指標方面的優勢,制定相關標準,為我國激光顯示(電視)產業群提供保護。
5、積極有效布置新型激光顯示(電視)的創新性研究,保持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激光顯示的競爭對手均是技術及資金實力強勁的跨國企業,他們的投入巨大,技術研發和產業鏈整合的進展迅速。此外,通過技術創新和規?;a降低成本是當前激光顯示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的重點內容。還應當進一步實現主要部件和配套產品的完全國產化,同時積極開展下一代激光顯示前瞻性技術的創新研究,為我國激光顯示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供技術支撐。#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