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津光電集團有限公司科研樓里30歲的軟件工程師焦慶玲埋頭于自己的研究,沒注意到日光已西移。
“沒人要求我加班,只因為手中的活太多,所以利用周日時間趕一趕。”畢業于哈工大的焦慶玲告訴記者,“與我一樣加班的科研人員還有不少,在光電這個大集體大伙已習慣自愿加班。”
焦慶玲手頭正忙著光電新產品信息安全專用激光打印機研發的收尾工作。年初,這款新型打印機已通過中央辦公廳機要局組織的技術鑒定,其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填補了國內激光辦公打印設備從機器到耗材全面防泄密的技術空白,具有安全保密認證的最高級別。
光電集團技術中心副總工牛賀群告訴記者,激光打印技術99%被外資壟斷,多年來國內一直沒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在信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由于打印機設備及其耗材內部普遍安裝了專用芯片,存在嚴重的泄密隱患。軍隊、公安、機要保密、黨政機關等部門急需裝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專用激光打印設備。
“6年前我們就著手開始激光打印機的研發,僅投入這項研發的資金就超過1600萬元。經過多年研發,我們的30多名研發人員攻克了光、電、化學、軟件、機械等多領域難題,解開了打印機身上400余項結構件、電器元件的‘奧秘’,終于研發成功了。僅打印機這一項已申請10余項技術專利,還準備再申請20項專利。”牛賀群告訴記者。
這款內存自動清零、硒鼓無記憶芯片的新款激光打印機一亮相即受到歡迎。剛剛結束的市第十次黨代會首次使用了10臺。“市場前景肯定很好,國家相關部門正式發紅頭文件在全國黨政機關、機要保密部門全力推廣這款全部實現國產化、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安全激光打印機。”牛賀群告訴記者。
激光打印機只是不斷追求技術創新的天津光電集團的一個例子,這個歷史上研制成功國內首臺打字機、首臺電話電報機、首臺中文傳真機的軍工企業,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國際上僅有兩家無線傳真機生產企業之一,國內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光電通”傳真機研發生產企業;全國唯一的安全高速激光打印機研發生產企業。2011年,銷售收入完成16.9億元,同比增長7%,利潤完成8230萬元;今年將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實現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34%。
“與所有國企一樣,天津光電也有過為吃飯發愁的日子,經歷過轉型中的陣痛。從2003年銷售4.7億元到今天的近20億元,指引光電一路前行的是中環集團領導的支持和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光電集團總經理孫衛東告訴記者,“我們每年的科技投入占到了年銷售的4%,每年都在4000萬元左右。‘十一五’期間共投入技改資金4.4億元。”
最近3年,光電技術中心完成各類科技開發項目100余項,其中國家和天津市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項目20余項,國防研發項目20余項,有4個項目獲得市技術創新優秀項目獎及市科技進步獎,“光電通”傳真機、打印機項目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累計申報專利121項,授權專利72項,取得著作權登記6項。
“‘十二五’期間,我們的研發人員將擴大一倍。我們現正在梅江投入5500萬元建設新的歐式別墅風格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落實企業技術轉型升級,發展自主可控產品,我們的目標是‘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為國防事業和民族品牌發展做出新貢獻,相信光電集團的前程會越來越好。”孫衛東信心滿滿地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