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CT、X光機、核磁共振等醫療器械中的“龐然大物”相比,血糖儀、血壓計等個人和家用醫療設備只能算是“小不點”。然而,恰恰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不點”,卻有著比“龐然大物”們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器械在2010年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家用醫療器械增長連續5年保持30%的速度增長。
僅以糖尿病患者購買血糖儀來說,2004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為4100多萬,并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但擁有血糖儀的患者僅占1.5%,而這一比例在歐美國家高達90%以上。
這只是冰山之一角。在歐美發達國家,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在醫藥總產值中各占一半,而中國僅為9:1。在西方,家庭醫療器械已占到整個醫療器械產值的40%,預測用不了10年,家庭醫療器械這一比例至少要倒過來。2009年中國人均家用醫療器械費用不到7元,相對于美國的90元/人以及日本的75元/人,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可以看出來,家庭醫療器械會像電視、冰箱一樣進入到千家萬戶,而與此同時,也會像家電流通領域一樣,醫療器械領域存在巨大的商機。
“家用醫療器械會是未來20年甚至50年極具成長力的行業。”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連鎖經營企業康復之家董事長柏煜在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表示,“康復之家就是要成為醫療器械中的"蘇寧"。”
借勢而為
“康復之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整個產業環境大勢所趨的結果。”柏煜表示。而柏煜在這里所說的“勢”則主要是指三個方面的內容:人口老齡化、人均收入高增長以及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
毫無疑問,中國的老齡化浪潮正在呼嘯而來。《200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67億,占人口總數的12.5%,且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2.34億人。到2050年,老齡人口將突破4億。顯然,中國已經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將對家用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觀點,而這種方式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對醫療康復器材的大幅度需求提升。
調查顯示,6年前,北京市場上輪椅的年銷售量僅為1萬臺左右,而現在已經超過6萬臺,增長速度超乎想象。康復之家自成立起幾乎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長,而整個醫療器械市場的總產值也保持了每年30%?40%的快速增長。
再者,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時候,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將會是全面爆發期,中國現在已經有30多個城市突破人均1萬美元,預計將在2020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的拐點,這在客觀上為家用醫療器械的爆發提供了物質基礎。
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也是水漲船高。傳統觀念認為只有老人或者殘疾人甚至病人才需要醫療器械的輔助,而現代的醫療保健意識則告訴我們,日常的醫療保健比治療更加必要。
就以血糖儀為例,如果家庭必備,每個人將會隨時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以便得到更早的治療。這在無形之中擴大了家用醫療器械的適用人群的范圍,使得這個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張。
“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到203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萬億規模。”柏煜表示,“康復之家要借助這個重要的趨勢樹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快速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