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達到70多家,全年生產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低速電動車、旅游觀光車等十多個品種的新能源車33354輛,較上年增長62.1%,完成對外出口8174輛,較上年增長160%,占全部新能源汽車的24.5%。
低速電動車生產贏在規模。目前,山東省擁有時風集團、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生產低速電動轎車,2010年,生產低速電動轎車29731輛,比上年增長74.3%。部分產品因性能穩定、符合歐美等國家產品標準,已批量出口國外市場。
新能源客車即將迎來黃金時代。目前,山東省生產新能源客車的企業有中通客車、山東沂星、齊魯客車、威海廣泰空港、山東哲人等,其中中通客車的混合動力汽車和山東沂星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優勢明顯、生產規模居國內同領域領先地位。2010年,全省生產新能源客車513輛,增長90%。隨著政策的推動,預計2011年,全省新能源客車產量將達到1500輛,增長近兩倍。
對外出口成為一大亮點。山東省部分產品#p#分頁標題#e#新能源汽車由于外形美觀、質量可靠、價格適宜,深受國外市場青睞,呈現出口規模增長快、出口品種增加、出口廠家增多的發展特點。2010年,全省完成對外出口8174輛,產品涉及低速電動轎車、新能源客車、旅游觀光車、電動巡邏車等多個品種。2011年,預計全省出口量將達到1.5萬輛左右。
擁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并已形成一定配套能力。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動力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牽引電機系統、動力系統總成等方面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具備了整車及其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能力,部分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重大突破。與動力電池技術水平和質量緊密相關的電池隔膜、正負極材料等原材料關鍵技術,也實現了突破,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全省已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40多家,拉長了產業鏈。
山東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喜進展,但是在發展中依然存在壓力和挑戰。一是產業總體規模小。目前,全省列入國家公告的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僅有3家,國家尚未放開低速電動車生產,全省近20萬輛的低速電動車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二是缺少規模大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多數企業尚處起步階段。三是產品結構不夠合理。乘用車產品多是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低速電動車,少有國家鼓勵發展的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四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全省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未列入國家公告,企業在開拓市場和融資等方面受到制約。
下一步,山東省將協調省科學院、山東大學、中通客車、山東沂星等成立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研究所,#p#分頁標題#e#構建全省新能源汽車創新平臺,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設,加大在全省的應用推廣,以應用促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