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訪的前一天,他從美國出差回來,一下飛機就連續工作十幾小時,完全不需要倒時差。雖然坐擁千萬元的身家,也有更寬敞舒適的房屋可住,他卻時常住在廠里,因為廠房就在樓下,心里舒坦。父親一句“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他一生謹記在心,不斷努力,無論年歲增加幾何,廢寢忘食、連夜攻關的“興奮感”從未消失。他,就是江蘇東寶光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東保。
一副金絲框眼鏡,一身灰色西服,走起路來步履輕快,談起工作來神采奕奕。近日,當記者見到高東保時,他的精氣神很難讓人相信這已是77歲的長者。“因為經歷過那個年代……”采訪中,高東保頻頻以此開頭。作為新中國發展的見證者,時代在他身上留下了諸多烙印:勤勞致富、堅持忍耐、腳踏實地、講求奉獻,這些不僅成了他個性中最亮眼的存在,也為他的創業傳奇埋下了諸多伏筆。他不僅在中國第一個開發出了眼鏡架不銹鋼螺絲,更在親朋好友的反對聲中成功研制出了PC鏡片,年出口達兩三千萬元。
百業待興中做出業界“長青樹”
建國之初,國家可謂一窮二白,百業待興。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們渴望恢復國民經濟、改善生活。“能去工廠做事,我特別興奮。”高東保仍記得,20世紀50年代,小學畢業的他光著腳丫去當地一家國營企業報到。“那時候,大家都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和經濟重新起步,都特別講求奉獻,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都不覺得累。”
當時,父親囑咐他的“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要勤勞致富”的話語也在他心里扎了根。從車工開始,他一邊學文化,一邊學技術,在當時“操作練兵”的環境中,不斷磨練技術能力,沒多久就成了出色的機械工,并在一些技術大比武中獲獎。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20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一批從上海、蘇州、無錫等地下放回鄉的眼鏡工人師傅受丹陽聘請到當地辦起了最初的鄉鎮眼鏡廠,丹陽眼鏡王國崛起序幕由此拉開。“這片新興的土壤給了我一個機會。”得益于扎實的技術功底,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高東保迎來了人生轉折。有一年夏天,辦公室同事拿回一副太陽鏡。當他看到太陽鏡上的銅螺絲長短不一、工藝粗糙時,出于車工的本能,他萌生了自己造螺絲的想法,從而走上了創業之路。
螺絲雖小,工藝要求卻高。從一個個設備零件開始,高東保一有休息時間就會一頭鉆入研發中,還時常跑去上海一家螺絲廠請教研究方法原理。經過一年多的“瘋狂”,設備終于研制成功,很快,標準化的銅螺絲生產出來了。緊接著,90年代初,國外眼鏡架上開始出現不銹鋼螺絲。這一發現再次激發了高東保的興奮神經。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改造原材料、改進生產工藝……中國眼鏡架不銹鋼螺絲得以誕生,品質甚至遠超國外標準。
憑著拼命三郎的韌勁以及過硬的質量工藝,高東保的小螺絲逐漸站穩市場腳跟,成了業界的一棵“長青樹”,銷量經久不衰。產品不僅在歐洲、美國等地參展時脫穎而出,更打開了國內高端產業領域的大門,公司與不少國外頂尖企業達成伙伴關系,并且運用到了航天航空“神六”到“神十”的尖端科技中。
快速發展期覓得新“藍海”
高東保的廠區雖不大,里面卻大有乾坤。不僅有傳統螺絲生產車間,還有現代化的PC鏡片廠房。PC鏡片廠房內一臺臺整齊的進口設備和干凈整潔的生產環境無不彰顯著這里的與眾不同。
進入20世紀,中國經濟駛入快速發展階段,呈現全面復蘇的局面。彼時,高東保的螺絲業務也日漸成熟。但高東保很快意識到,螺絲的市場規模有限,想有更大作為必須另覓商機。2003年,一次偶然的契機,一位臺灣商人找上門來向他推銷PC鏡片,并承諾合作。高東保猶如久旱逢甘霖,二話沒說便開始了二次創業。始料未及的是,雖然PC鏡片前景廣闊,但因為設備、工藝、原材料等皆不成熟,在幾年的大投入后,大陸所有上PC鏡片的公司幾乎全部崩潰或重組。“當時,前后投入了將近3000萬元,倉庫里堆滿了廢品。100人里幾乎有99個反對我繼續,同行也說我‘死’定了,60多歲還上PC鏡片,簡直不知天高地厚。”高東保回憶道。
要強的高東保沒有放棄。他開啟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找問題”模式,對藥水、材料、工藝等程序進行一道道梳理,設備不對就改造、淘汰,累了就在廠里睡,醒了接著干……
經過幾年的折騰,高東保又一次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公司成為全世界僅有的十幾家生產該產品的廠家之一。在一次展會上,高東保的產品引起了美國一家擁有150年歷史的知名眼鏡公司的注意,經過反復對比測試,最終成為其長期供貨商。有了穩定訂單銷售的支撐,東寶光學的PC鏡片智能車間很快被打造出來。得益于智能化改造,產品品質和產能大幅提升,每天從東寶光學生產出來的PC鏡片也達到了近萬副,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
試水線上服務中國青少年
如今,東寶光學這個行業“隱形冠軍”日漸蜚聲全球。在國際交流合作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出口業務已成為東寶發展的重要支撐,公司不僅引得法國行業巨頭連續多年前來探廠,還引起了美國行業巨頭的收購興趣。“這是我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公司能供貨,但不能被收購。”高東保拒絕了。在他的心中,一個更大的遺憾是,至今,國內鏡片仍以出口為主。“我現在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讓PC鏡片在國內銷售起來,讓中國青少年用上真正好的產品。”
高東保告訴記者,PC鏡片比起樹脂鏡片更為安全和輕便,是眼鏡片行業的升級換代產品,歐美等國家均立法要求青少年必須佩戴PC鏡片。“樹脂鏡片破了就是一把鋼刀會傷及眼球,PC鏡片一巴掌下去只會留幾個印子。”他說,“可惜的是,PC鏡片裝配成本相對較高,而且PC鏡片使用時間長不利于再次消費,所以連國內眼鏡店都不太愿意推薦PC鏡片。”
迫于PC鏡片國內市場認可度不高,高東保只好另辟新路。從2017年開始,他就先后跑了八九個省份,聘請專業講師幫忙講解推介,一家家企業去考察、談合作,光車費和講師費就花了近百萬元。最終和浙江一家企業達成合作,為東寶光學的PC鏡片做配套鏡架。在此基礎上,東寶光學又于近期與蘇寧易購建立了戰略聯盟,即將在線上開始銷售相關產品。高東保透露,未來,東寶光學還會尋求與更多平臺和企業的合作,并開啟定制等服務,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
“經歷過困苦的年代,也經歷過好時代,70多年來,我收獲了很多。只要身體允許,哪怕到100歲,我也要繼續干。”采訪結束,高東保轉身又忙碌開來。
江蘇經濟報記者 洪姝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