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機器人
中國一品牌機器人大量出口海外 占據日本市場前三位
星之球激光 來源:襄陽日報2015-06-24
我要評論(0 )
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做強襄陽工業機器人產業,目前,公司的star機器人大量出口到日本、歐美、東南亞市場,并且
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做強襄陽工業機器人產業,目前,公司的“star”機器人大量出口到日本、歐美、東南亞市場,并且占據日本市場前三位,為全球知名品牌。數據統計,2014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今年產值有望達到5億元。
6月17日晚8時,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車間里燈火通明,工人們加班生產工業機器人。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立告訴記者,6月以來,該公司接到來自巴西、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訂單,要生產300多臺“star”工業機器人,晚上加班才能完成生產任務。
去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今年產值有望達到5億元。記者在該公司生產車間看到,一臺“star”機器人將10公斤的設備零件準確地搬運落位。該公司能組合組裝完成夾、撐、抓、踢、推、壓、吸、吹、剪等各種動作的工業機器人手爪,并提供這些動作所需要的各種傳感器及感應信號,以利于實現工業機器人的手腦相連,完成各種復雜的工業自動化操作。目前,該公司的“star”機器人大量出口到日本、歐美、東南亞市場,并且占據日本市場前三位,為全球知名品牌。“我們公司提供給一線生產崗位員工的月收入為3000元至4500元,并保證每年增長15%,同時提供免費集體宿舍,即使如此還是很難招到工人。”正在中日龍洽談業務的江蘇常州瑞聲光電科技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是蘋果公司配套商,生產任務很重,但由于招工難、留人難,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2012年以來,公司看中中日龍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動作靈活、性能穩定、性價比高的特點,累計投入1500多萬元采購“star”機器人,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問題。
中日龍于2002年開始發掘工業機器人市場,推出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通過驅動技術、機構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檢測技術的有機整合,優化各種獨立、分離的設備和人工流水線,發揮設備的最大效益,為企業大幅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
中日龍總經理助理李立介紹,勞動力成本提高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保證和提升襄陽制造的地位,工業自動化是一條必經之路。去年上半年,他們為湖北宏錦汽車內飾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安裝多臺工業機器人,為該公司節省60%的人工成本,效率卻提升了50%。湖北宏錦董事長歸建文說:“人做不了的精密零部件,機器人能做,只要有一個人盯著做些輔助工作,機器人可以一天24小時不休息,產量上去了,品質提高了,勞動環境更安全了。”
中日龍總經理王煉介紹,當前,工業機器人的關鍵部位需要進口,導致整機成本較高,價格相對較貴,企業接受它還有一個過程。隨著市場需求的爆發,我市機器人產業的聚集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產業規模需進一步擴大,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亟待突破。
為此,王煉呼吁,規范產業發展秩序,通過政策引導與激勵,營造良好氛圍,做強我市工業機器人產業。圍繞市場和產業發展需求,依托自身技術特點,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支持和引導制造企業、研發機構和應用單位合作攻關。通過技術聯盟,引導全省工業機器人產業向襄陽集聚,吸引全省工業機器人研發資源,整合全市機器人生產能力,形成政、產、學、研、用的產業鏈模式。積極組織工業機器人重點示范推廣和對接活動,并制訂資金獎勵政策。搭建行業企業與相關服務機構、行業組織的對接平臺,積極探索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商業化推廣和應用模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