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纖光纜
我國光纖光纜發展狀況解讀:同質化競爭嚴重
星之球激光 來源:ICCSZ2015-04-24
我要評論(0 )
市場調研公司CRU 2015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電信光纖制造商的光纖出貨量達到3.17億芯公里。在過去五年,中國光
市場調研公司CRU 2015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電信光纖制造商的光纖出貨量達到3.17億芯公里。在過去五年,中國光纖光纜制造商在光纖制造方面投資顯著,使得該國的光纖產量占比從2008年的不到三分之一快速上升至近兩年的接近一半。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是全球最大的光纜客戶,這三家在2014年的光纜安裝量占全球的40%。 而國內的光纖光纜廠商,例如烽火、長飛、亨通等都在擴大生產,國內光纜需求達到1.41億芯公里,占全球光纜總需求的50%,而且國內產能已經達到了2.4億芯公里,產能過剩嚴重,規模不斷擴大,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嚴重,導致國內價格戰激烈。
國內光纖光纜市場龐大
光纖光纜市場雖然過剩問題嚴重,但是國內的廠商還是保持比較好的態勢,長飛2014年實現營收56.77億元,同比增長17.6%;毛利潤10.88億元,毛利率為19.2%;凈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12.4%。
亨通光電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4.7億元,同比增長21.89%,實現營業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20.9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18.25%。
烽火通信2014年前三季烽火通信實現營收75.61億元,同比增長10.08%;凈利潤3.65億元,同比下降6.64%。
中天科技2014年各類產品銷售8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62%;營業利潤6.7億元,同比增加9.39%;凈利潤5.9 億元,同比增加6.81%。
通鼎互聯2014年實現營收30.31億元,同比增長7.43%;凈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18.20%。
從2014年的年報看來,國內廠商的業績還是十分可觀的。從光纖光纜產品產能情況來看,我國需求的光纖光纜產品國內自產率達98%,賽迪咨詢研究數據顯示,目前長飛、亨通、富通、烽火、通鼎、中天產能占到國內整個光纖光纜產能的70%~80%,中國的市場產能已經十分龐大。
“走出去”步伐在加快
如今的國內光纖光纜廠商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發展空間巨大,目前中國光纖廠商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是70%,但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僅有20%,人口密集的亞太市場和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都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隨著光纖光纜的產能進一步擴大,盡管國內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走出去”的步伐必須要不斷加快,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是化解中國巨大光纖光纜產能的必由之路。
目前國內廠商也已經在積極地向海外市場拓展,近年來,烽火通信不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先后中標歐洲、南亞、中東等跨國主流運營商,其光網絡、光接入、光纖光纜、終端等產品全線出口,產品銷售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亨通光電將國際化目標定位于發展中國家,已經分別在俄羅斯、中東、南亞、南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設立營銷、技術服務分公司,初步形成海外的營銷網絡架構。而長飛公司也迅速發力,先后在緬甸和印尼合資建廠,并有意進軍非洲,公司在印尼的合資工廠第一期計劃生產光纖300萬芯公里,第二期在時機成熟時將增加產能到600萬芯公里,而在緬甸的合資公司,年生產光纜200萬芯公里。專家認為,海外設廠一方面可以享受當地低成本勞力,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貼近海外市場,搶占當地光通信市場份額。
注重創新,差異化競爭
雖然光纖光纜整體產能過剩,但其中有些產品卻供不應求,例如低損耗、超低損耗光纖以及超100Gbits/s通信光纖等。對于超低損耗光纖,其制棒工藝與傳統光纖完全不同,目前僅康寧一家公司實現了超低損耗光纖的現網應用,我國光纖生產企業在該領域仍處于技術研發階段。然而從運營商的實際訴求來看,超低損耗光纖在網絡部署成本的控制方面具有更明顯的理論優勢,但因國內產業鏈在該領域的技術缺失,也使得超低損耗光纖的部署現狀仍將繼續延后,國內也要在這方面多加努力。
一個行業要良性發展,一個企業要持續發展,創新是必不可少的,而持續的研發投入是創新的必要條件,產品應用領域的擴展是創新的重要內容,在國內企業中以長飛、亨通為代表的少數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研發的投入,以期在新的應用領域中掌握核心技術,提升企業的差異化競爭能力,這種方向將是企業發展的主流,行業發展的趨勢。
上市后的長飛表示將會把募集資金的13%用于研發,還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目前長飛正在研發兩種預制棒生產技術。而亨通也從國內光纖市場空白點切入,攻占尖端技術和核心技術領域,在光纖細分領域做精做強,陸續研發出單模光纖10多個系列產品,將進一步研發市場緊俏的特種光纖新產品,走高端市場之路。
要可持續發展,國內的光纖光纜行業必須要創新,做到差異化發展,才能更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優化國內光纖產業結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