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激光光源顯示技術在投影行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激光投影機產品也熱門起來,但總體的發展還是相當緩慢,進入市場的并不多,激光投影機的發展似乎到了瓶頸時期,糾其原因可能就是價格太高,面對的客戶都是高端人群。
在投影機行業,近幾年發展最主要的話題就是光源的革命,各種新光源技術頻出,尤其是激光光源,更是成為投影機行業進步最主要的光源技術之一。激光光源的發展,首先在手持型的投影機上進行,還有內置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上的投影模塊,但這類產品的亮度低,應用范圍也比較小,因此發展速度并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在剛剛結束的infoComm展會上,高亮度的激光工程投影機成為展會上的一大亮點。松下展示了PT-RZ670和PT-FRZ68C兩款高亮激光投影機,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松下激光投影機采用純藍色激光光源,PT-RZ670可輸出高達6000流明亮度,PT-FRZ68C的亮度更是達到了6200流明。
而DP在頂棚鮮艷位置推廣其高達12000流明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機HIGHLite Laser 12k,這款產品采用3片DLP技術,擁有20000小時光源壽命,這大致相當于在7×24小時開機狀態下連續使用3年時間。
巴可也率先推出首臺六原色(6P)激光放映機,是市場上體積最小的60000流明放映機,其能夠以60幀/秒的高幀率格式播放4K影片,以及以4K分辨率放映3D影片。
此外,包括NEC、視美樂、日立等品牌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激光投影機產品。可以說本次展會上,激光投影機已經成為主流投影機品牌的新戰場。
然而,激光技術雖然被投影機廠商炒得火熱,但激光技術還有著自身的諸多弊端。相比于廠商費力吆喝,對于用戶來說也并不買賬。究竟是什么阻礙著激光技術的發展,激光技術又有那些需要改善的問題,我們也為大家進行了總結。
價格高高在上
長壽命光源,低持有成本,一直都是新光源技術替代傳統的超高壓汞燈的主要賣點。傳統光源燈泡的壽命一般都在3000小時左右,在環保模式下可以達到4000-10000小時不等,更換燈泡的成本不低。而工程投影機燈泡的壽命基本都在3000小時以內,高亮度的工程機燈泡壽命一般都在1000小時以內,更換燈絲的價格也要在2萬元左右,很多雙燈機、四燈機,可以說使用成本非常高。
而反觀激光投影機,目前推出的產品光源壽命基本都在20000小時,遠遠超過了傳統光源燈泡的壽命,無需再考慮后期維護的成本問題。乍一看好像真的是激光投影機給行業用戶帶來了福音,大大降低了投影機的使用成本。然而,超高的前期采購成本,可能遠遠大于后期的使用成本。
雖然在infoComm展會上展出的幾款產品我們還無法找到其價格,但我們也找到了之前明基推出的兩款2000流明的激光投影機產品,其市場報價在4-5萬元,但如果同級別的傳統光源投影機,其價格也就是4-5千元,整整10倍的價格。雖然這樣的對比不能很全面的反映出激光投影機市場的價格水平,但也確實能讓我們感受到目前激光投影機的價格遠遠高于同級別的傳統光源產品。
從價格方面的差距來看,選擇投影機的時候如果想要節約成本,那么激光投影機目前還不是很好的選擇。雖然節省了燈泡更換的成本,但采購的成本會遠遠高于燈泡的更換成本。
色彩表現亟待改善
對于一款顯示設備來說,顯示畫面的色彩效果尤為重要,這也是激光投影機產品的一個賣點。在我們之前對于傳統的高壓汞燈投影機測試中,畫面的色彩飽和度在70%-80%的NTSC色域范圍。而我們測試過的激光投影機色域范圍大都能超過這一色域范圍,也就是說激光投影機在色彩的表現力方面確實要強于傳統高壓汞燈產品。
雖然色域范圍廣,但激光投影機產品偏色的問題也值得重視,甚至筆者覺得色彩表現準確要比色域范圍廣更為重要。
投影機的成像,傳統光源中,3LCD技術是通過分色鏡將顏色分為紅綠藍三種顏色,而DLP技術則通過色輪進行分色。而新光源技術中,LED光源因為本身就擁有紅綠藍三種顏色,因此無需分色,這樣的色彩表現更好。而激光光源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藍色激光和紅色激光,雖然去年也有廠商宣稱研發出綠色激光,但始終沒有應用到市場中。
混合光源就是通過在紅色、藍色激光,并用綠色的LED光源作為補充,但由于LED光源的亮度較低,也因此造成了偏色問題,較為嚴重的偏向紫色畫面,對畫面的顯示效果有較大的影響。而單純的激光投影機在色彩表現方面也不會好太多,例如本次infoComm展會上,松下激光投影機采用了藍色的激光光源。雖然廠商沒有介紹其核心技術的應用,但在現場公布了這款產品采用單片DLP技術,以及藍色激光光源,我們預計這款產品依舊是采用色輪進行分色,那么偏色等問題也就依舊會存在。
安全性不容忽視
激光的安全性其實早在其剛剛應用于投影產品時就已經被提及,而現在更多的工程投影機開始應用激光技術,一方面是激光技術本身亮度就高于普通光源,同時更高的功率帶來更大的輻射量,對于人體的傷害可能會更大;另一方面,工程投影機很多應用于大型的舞臺環境中,人站在舞臺上無論是演講還是表演,都會直接接觸激光的光線直射。
究竟激光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我們也查找了相關資料。在美國,激光器受美國國家標準學會、食品管理局和藥物管理局等管理。民用領域的可見激光指示器,強制要求小于1mW的功率運行;工業用的激光指示器,不得高于5mW。歐盟的標準更苛刻,歐盟暫時未放開生產、更高亮度的、非軍用級激光顯示設備的許可。
在展會現場,我們也留意了各品牌的展臺上,在激光投影機產品附近我們也沒有看到對于激光安全性方面的提示。雖然激光光源的有點突出,但安全性方面也確實需要出臺國家標準進行規范。
對于關注投影機行業多年的媒體,我們期待著投影機行業有更多的技術革命,而激光技術更是被業內看好的最佳光源替代品。但我們可以說,激光技術應用于投影機還處于發展期,還有更多的技術亟待突破。隨著以上問題的解決,我們也相信激光投影機更會成為未來大屏幕顯示的最佳設備。
以上我們分析了激光投影機產品的優勢與劣勢,其中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激光顯示技術能夠漸漸走向成熟,從安全性,性價比方面都能有一個大的改進,讓該類產品能夠盡快進入更多的市場,這樣才能促進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