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主持人演示了兒童常玩的激光筆的威力,用它可將一個氣球打爆。激光筆的威力還不止于此,它所射出的光會損害人的眼睛和皮膚。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激光設備是激光筆。雖然激光筆看似小巧,且功率較小,但對人眼睛的損傷卻很嚴重。科學家曾經用0.5毫瓦的激光對人眼進行試驗,并與太陽光的能量進行比較,發現激光比太陽光在視網膜上的幅度高80倍。這樣大的輻照度,當然會引起視網膜的灼傷。2013年5月,杭州市一位名叫彬彬的小朋友就因為激光筆直射眼睛造成視物模糊,被診斷為視網膜損傷、黃斑區連續性中斷。可見,用激光筆照眼睛的后果很嚴重。
激光既可傷角膜也會傷眼底
激光對人體的影響以眼部損傷最為嚴重。人的眼睛就像是長在人體上的一部很精密的照相機,人體從外界獲得的信息70%來自眼睛。而激光對眼睛的損傷可作用于眼睛的各個部分。激光對眼睛的損傷機制有三種:激波效應、熱效應和輻射效應。激光的波長不同,其對眼球作用的程度不同,后果也不同。
波長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范圍內的激光,眼屈光介質的吸收率較低,透射率高,而屈光介質的聚焦能力(即聚光力)強。強度大的可見光或近紅外光進入眼睛時可以透過人眼屈光介質,積聚于視網膜上。此時視網膜上的激光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會提高到幾千甚至幾萬倍,大量的光能在瞬間集中于視網膜上,致使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層溫度迅速升高,以至于使感光細胞凝固、變性、壞死而失去感光的作用。激光聚于感光細胞時過熱而引起的蛋白質凝固變性是不可逆的損傷,一旦損傷就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遠紅外激光對眼睛的損害主要以角膜為主,因為這類波長的激光幾乎全部被角膜吸收,所以角膜損傷最重,患者常感到眼睛有異物樣刺激、怕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發生遠紅外光損傷時應保護傷眼,防止感染的發生,對癥處理。紫外激光對眼的損傷主要是角膜和晶狀體。激光波長位于0.38um~0.42um的紫外激光可以使視力顯著降低,因為晶狀體會強烈吸收該波段。如果過度接受輻射,可以導致白內障。0.10um~0.28um和0.28um~0.31um的紫外段激光若被角膜和結膜吸收,可導致角膜炎、角膜上皮脫落和結膜炎,也可能產生和雪盲相似的效應。此外,藍光等還可能引起黃斑變性。
激光筆絕對不能直射眼睛
激光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如為參觀博物館和各式展覽會場時做提示,為簡報、視察工地建筑物、課堂教學、旅游出行做指引等。使用激光筆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則。如手持激光筆工作時,工作人員絕不能將激光筆直射人的眼睛。其次,如果需要應配備激光防護鏡。防護眼鏡可以阻擋大部分激光光束。根據防護原理的不同,防護鏡可分為反射型、吸收型、反射吸收型、爆炸型、光化學反應型以及變色的微晶玻璃型等。再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長期接觸激光筆的工作人員應該定期檢查眼底,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激光筆直接照射還會灼傷皮膚
皮膚如果受到激光的直接照射,特別是受到聚焦后光束的照射,會使皮膚灼傷,并且這種灼傷很難愈合。激光功率密度十分大,傷害力更大,會造成嚴重燒傷。可見光波段和紅外段激光的輻射會使皮膚出現紅斑,進而發展為水皰。極短脈沖、高峰值功率激光輻射會使皮膚表面炭化。受紫外光、紅外光的長時間漫反射作用,人的皮膚會導致老化、炎癥甚至皮膚癌等嚴重后果。
延伸閱讀
很多市售激光筆
功率“超標”
激光筆的功率通常以毫瓦為單位。在美國,激光由美國國家標準學會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來分類。功率小于1毫瓦的可見光(波長400nm~700nm)激光筆為第二類;功率介于1毫瓦~5毫瓦的為第三類A。按照標準規定,第三類B激光(功率5毫瓦~500毫瓦)和第四類激光(功率大于500毫瓦)產品不能以激光筆的名義銷售。但在我國,市面上售賣的激光筆和激光手電筒中,有不少是屬于第三類B級的,功率超過5毫瓦。一些高功率的激光筆,漫射光也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對焦后甚至可能點燃易燃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