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網站11月11日消息稱,3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在武漢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低成本光纖接入網關鍵光電子器件及裝備研制”項目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由光纖接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實施,武漢光迅科技(26.20, 0.04, 0.15%)股份有限公司、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烽火通信(15.57, -0.13, -0.8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電信器件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承擔。目標是充分發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作用,組織產學研用各方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攻關,以降低光纖接入成本和綠色環保節能為目標,研制開發新型低成本高性能光器件、相關裝備、光纖光纜產品和現場光纖活動連接器等系列產品,帶動工藝和技術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我國光通信產業核心競爭力。
經過近三年的攻關,項目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FP-LD、EML、10G EPON拈、無熱AWG、用于FTTx的高功率放大器和線路檢測子系統等低成本、高性能、小型化光芯片和器件,研制出用于無源光網絡(PON)的低成本寬溫度范圍小彎曲半徑單模光纖、5種新型光纜和線路外場設施等系列產品,部分指標優于國際同類產品,產品價格平均降低20%以上。項目累計申請專利超過 60件,主導制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逾10項,并向ITU-T提交國際文稿3篇。在項目研究期內已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0.3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該項目的成功實施,突破了低成本、高性能、寬溫度范圍光器件和小彎曲半徑光纖等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進一步增強了光纖接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創新能力和水平,培養壯大了專業研究團隊,為我國全面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