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光電子器件和核心技術缺失是光谷光電子產業當前的‘軟肋’,但也是機會。”在10月20日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峰會上、光迅科技總工程師師劉文說。據悉,光谷光電子產業聯盟20日正式成立,今后聯盟企業可借助“盛勢光電通”這一光電信息產業服務平臺,解決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時遇到的融資、人才和技術引進難題。
“掌握核心技術的好處顯而易見。”劉文說,國際著名光電子專家、中科院院士王啟明課題組近年曾在河南扶持了一家民營企業,專門從事某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的支持,去年該芯片實現量產后,迫使韓國公司的產品價格從200元(人民幣)下降到80多元。
隨著國家“寬帶中國”和4G戰略的實施,光電子信息產業迎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但光谷光電子產品低成本、同質化競爭激烈,在高端器件和核心技術方面與國外企業仍有巨大差距。”劉文表示,全球高端光電子器件的發展日益向智能化、高集成化發展,設計和制造工藝越來越復雜,光谷企業“不發力,將來可能被市場拋棄”。
“光谷的光電子產品在全國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但以信息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的缺失,制約了光谷光電信息產業跳躍式發展。”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微系統中心主任劉勝坦言,行業內存在資訊不透明、銷售壁壘高、賬期長、回款難、人才難覓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行業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抱團發展。
在10月20日的峰會上,服務于光谷光電子企業的“盛勢光電通”產業服務平臺正式成立啟用,該平臺負責人楊春華介紹,加入平臺的光谷企業將成為光谷光電子產業聯盟首批成員,企業成員可通過平臺了解國內外科研和產業進展;同時促進專業化分工,形成優勢互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