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世紀的科技成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激光已經被運用于社會的各行業、各方面。目前國內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大多依賴進口,歐美國家處于壟斷地位,9XXnm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處于禁運。但是在2013北京科博會現場,牡丹集團推出的國內首個9XXnm-12W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打破了國際壟斷格局。
“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是牡丹集團與北京工業大學在國家863、973計劃基礎之上,聯合研發的”,牡丹集團副總工程師毛珂博士向記者詳細解釋,其中9系列中按照不同波長又分為915、940和976nm,可以根據不同的運用選擇不同的波長。
國內目前的半導體激光器功率大約在3—5W的水平,最高的808系列能達到5W的功率,而只有9W以上的半導體激光器芯片才能被稱為大功率。在國際上,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半導體激光器能達到12W的功率,最高能達到15W,其中美德主要用于軍事、工業,如焊接、切割等,日本主要則是商用。
“因為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屬于核心技術,美日歐等國家處于壟斷地位,超過10W就不會對外輸出”,毛柯特別強調,美日歐等國家在出口半導體激光器芯片時,會執行出口審查標準,但是針對中國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加嚴格,“美國在心底是怕咱們中國的,擔心中國在這方面超過他們”。
同時,12W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推出,挑戰了歐美在這塊的權威,打破了國際壟斷。毛柯說:“我們推出這項核心技術后,實現了進口代替,會逼迫歐美國家開放12W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閉關’政策”。
據了解,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可應用于醫療美容、顯示娛樂、軍事等多個領域,比如去紋身、激光水霧、導彈防御等。“牡丹集團現在主要是和一些中游廠商洽談合作,中游廠商再根據下游各領域進行定制”,毛柯說:“這種芯片的使用壽命長達1-2萬個小時,目前中游廠商正在測試芯片,同時我們也在進行第三方測試,主要真針對的是沒有測試能力的廠商”。
在科博會牡丹展區,詳細展示了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由原材料生產加工到產品的過程。據毛柯介紹,國內在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研發商主要走的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北京工業大學“光電子技術實驗室”處于國內行業研發的領先地位,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則由牡丹集團完成。牡丹集團已經在順義區進行生產線建設,預計一期明年投產,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