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漢光谷決定,將2015年年收入達到3800億元的目標修正為5000億元,將年均增長率超過30%的目標再增加6個百分點。
武漢光谷是我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誕生地,其光纖光纜、光器件、激光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光纖光纜年產量全球第一。為實現2015年年收入5000億元的新目標,武漢光谷力爭新培育1至2個世界領先、2至3個國內領先的細分行業,新培育年銷售額過500億元企業1至2家、過100億元企業5至6家、過10億元企業150家。截至目前,光谷企業已主導制定了10項國際標準,按新目標的規劃要求,3年內擬主導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00項。
光谷所在的武漢東湖高新區曾生產出全球首個單根光纖數據傳輸量每秒超過3.2TB(萬億字節)的傳輸系統,研制出國內唯一原子鐘及小型化CPT原子鐘,為中國載人飛船、青藏鐵路信息化及高端激光設備做出重大貢獻。光谷新目標及規劃提出了加快創新的硬指標:在光通訊、激光、光電顯示、半導體照明、光伏太陽能、光電信儀器、地球空間信息、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軟件與服務外包、數字創意、電子消費等領域,企業研發投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將超過4%,企業年專利申請量超過5000件。
武漢東湖高新管委會主任張光清介紹說,新規劃在企業培育、技術研發、載體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重點支持代表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的前沿技術、新興領域;確定5年內設100億元獎金,用以鼓勵自主創新。比如對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自認定之日起最高可給予7000萬元的運營經費支持。國內外光電子信息領軍企業在光谷投資1億元或2000萬美元以上,自經營之日起可獲兩年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獎勵。高新區還將在政府采購、企業融資、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每年支持50家重點企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