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國內高世代液晶面板的興起,對于上游關鍵材料如光學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光學膜在液晶面板中應用量較大,約占到液晶面板成本的10%左右,以一條8代線總投資200億元計算,其光學膜的需求就達到20億元。隨著中國電子工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世界電子巨頭在中國投資設廠,隨著世界電子生產基地向中國的轉移,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生產基地,而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以及其它電子類產品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在此帶動下,中國擴散膜市場空前發展,目前已占全球市場的近50%。
光學薄膜技術并不是一項亮麗的技術顯學。但卻是臺灣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其中一環,不僅左右產品優劣也影響產品效能。光學薄膜技術給人的感覺是透明的、薄薄的,但這當中的學問無法只用言語就能概以全數。雖然光學薄膜應用多屬綠葉技術,只是個輔助性質角色。不過,一旦有了光學薄膜技術,不僅使產品功能更加顯而易見,并能提升它的附加價值。目前國內薄膜行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變;中低端產品生產企業多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粗放型”經營模式,以價格競爭為主。高端產品生產企業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模式發展,以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為主要競爭手段。國內光學薄膜企業將受益于國內液晶顯示行業的快速崛起。2009年以來,我國進入大尺寸LCD面板的投資高峰。2012年能量產的LCD生產線就多達8條,參與投資的企業有京東方、夏普、TCL等。隨著我國面板和終端產品的快速發展和擴張,今后股市上游光學薄膜等配套產業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機遇。
產業運行特點
未來十年儀器行業特色,產品需求構造變化顯著。光學儀器范疇涉及產品眾多,產業主動化儀表和把持體系仍堅持大于全行業增幅的高增長,有些產品技巧差距大,中高級產品市場被進口產品占據,結構調劑問題顯明。
地域位次悄然變更。京、津、滬等大城市曾是我國光學儀器行業的發源地和集中地,條件好,長期名列前茅。而蘇、粵、浙、魯則后來居上,產值已經超出京、滬。江蘇、廣東兩省外資云集,光學儀器行業占比擬大,已躍居全國省光學儀器業一、二位。而近年來浙江民營企業發展敏捷,已形成區域產業集群。既有量大面廣的產品形成范圍化生產,也有高科技結果產業化典型,已位居全國第三。
出口增加快,入口增幅小。縱觀2010以上時光,在傳統出口產品中,除水表增加65。5%以外,電度表、煤氣表、光學元件、看遠鏡、顯微鏡、溫度計等增幅不大。入口增幅已降為7。2%。光學儀器、大部分電工光學儀器和醫療儀器等已轉為負增長,生物顯微鏡價格。
產品需求構造變更顯著。光學儀器范疇涉及產品眾多,產業主動化儀表和把持體系仍堅持大于全行業增幅的高增長,有些產品技巧差距大,中高級產品市場被進口產品占據,構造調劑問題顯明。
地域位次悄然變更。京、津、滬等大城市曾是我國光學儀器行業的發源地和集中地,條件好,長期名列前茅。而蘇、粵、浙、魯則后來居上,產值已經超出京、滬。江蘇、廣東兩省外資云集,光學儀器行業占比擬大,已躍居全國省光學儀器業一、二位。而近年來浙江民營企業發展敏捷,已形成區域產業集群。既有量大面廣的產品形成范圍化生產,也有高科技結果產業化典型,已位居全國第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