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機對工控機行業的影響
從2007年2月次貸危機開始的第一波,到始于2008年9月的次貸危機深化,金融危機開始向實體經濟轉移,經濟衰退的跡象出現第二波,危機在不斷加深。如果說金融危機第一波沖擊的是房地產、金融行業或者虛擬經濟,對我國工控機行業影響不大,可以置身事外的話,第二波的到來則將金融危機轉化為經濟危機,其沖擊向實體經濟展開,各實體行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工控機行業也無法獨善其身了。
首先,由于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位居上游的原廠商成本大增,因而也就不可能支持其采取通過適度的讓利優惠以增加或維持市場占有率的策略,甚至,原廠商將會通過不斷提高供貨價格以減少其自身銷售利潤的損失或至少維持原有利潤不會下降,同時位居下游的最終客戶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被迫降價銷售,這樣,就把中間的利潤空間及生存空間擠得所剩無幾。
其次,宏觀調控帶來的緊縮貨幣政策導致了市場資金供給量的大幅下降和資金成本的大幅飆升,這已經不單單是擠壓企業利潤空間的問題,更加上升到了危及企業生存安全的高度。相當數量的希望在此環節中生存下來的制造企業都不得不想辦法壓縮應收賬款,適量擴大應付賬款。最重要的是,隨著全球通脹而來的全球經濟衰退初現端倪,相應地全球消費也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抑制,而這些都大大加劇了生產制造企業的生存困境,呈現的現象就是由于銷售路徑的變窄變細帶來了道路堵塞的狀況,于是競爭進一步加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再加之近些年中國經濟學界總結出來的有中國特色的“餓狼現象”的普遍存在,工控行業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質化的惡劣競爭狀態之中。
工控機行業服務于紡織、建筑、汽車、造船、印刷、石化等多個行業,隨著這些行業在金融危機中受到波及,工控機行業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工控機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PC技術推動了工控機技術的發展
工控機是嵌入在工業系統內部,在工業極端環境里能夠連續長期穩定可靠工作的工業型計算機。隨著IntelCPU和MicrosoftDOS/WINDOWS架構演變成事實上的標準,ISA/PCI總線加固型工業PC(IPC)開始向工業領域滲透。IPC雖然經過了工業化改造(如取消了大母板,采用無源背板、插卡式模板,工業電源,全鋼密封機箱微正壓散熱,溫度自動檢測和調整等),但其本質上仍然不是工業型PC,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母板水平放置、抗震動沖擊能力差、元器件失效率高、平均修復時間(MTTR)長、維護困難等問題,難以滿足工業控制任務的苛刻要求。為了滿足市場對工業型計算機的要求,除了VME總線工控機外,產生了一系列基于PC的、與ISA/PCI總線標準兼容的嵌入式工控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CompactPCI/PXI總線、AT96總線、STD總線和STD32總線工業控制機。
各種總線工控機向高性能、高可靠方向發展
STD總線工控機采用單片計算機(Computer-on-a-chip)技術,可以繼續提升“ALL-IN-ONE”CPU板的性能,而不受小板尺寸限制。在386檔次上,MCG、Systek、Winsystems和北京康拓等公司都推出了386EX“ALL-IN-ONE”CPU板。目前,STD總線工控機已經升級到486DX,可以滿足大多數應用要求。1990年9月,STD32MG公布STD32規范1.0版。STD32具有32bit數據寬度,32bit尋址能力,是工業型的高端計算機。STD32總線兼容STD-80規范,產品可以互操作。STD32總線在保留簡單控制總線特點的同時,采用了今天的先進技術設計OEM產品,如80486和Pentium系列處理器技術。#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