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在线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 在线 一区,男男白嫩小受h视频,91在线综合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控制系統

Winsock控件實現PLC網絡通信控制

星之球激光 來源:工控網2012-08-20 我要評論(0 )   

在 工業控制 中,用 PLC 控制的工程在上/下位機通訊上一般采用RS-232/RS-485串口通訊,這種方法對于數據量較大,通訊距離較遠,實時性要求高的控制系統,很難滿足通訊需...

       在工業控制中,用PLC控制的工程在上/下位機通訊上一般采用RS-232/RS-485串口通訊,這種方法對于數據量較大,通訊距離較遠,實時性要求高的控制系統,很難滿足通訊需要。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化數控已經成為現代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控制系統正向虛擬化、網絡化、集成化、分布化和節點智能化的方向發展。[1]許多大型PLC廠商生產的PLC都配備了相應的以太網通信模塊,本文討論了OMRONPLC的以太網通信體系結構,并以CP1HPLC的ENT2l以太網模塊為例實現與計算機的通信。

 

  1.Winsock網絡通信控件

  Winsock控件是不可視控件,它提供了訪問TCP和UDP網絡服務非常簡便的途徑,使編程人員開發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時,不必了解TCP的細節或調用低級的WinsockAPI函數,只通過設置Winsock控件的屬性并調用其方法,就可直接連接到一臺遠程計算機進行,并可實現雙向數據交換。

  WinSock主要支持兩種類型的套接字:①流式套接字(StreamSocket)也稱面向連接方式,該方式對應的是TCP協議,其傳輸特點是通信可靠性高,可以保證數據流的傳輸是可靠的、有序的、無重復的,可提供雙向的數據流,數據被看作字節流,無長度限制。②數據報套接字(DatagramSocket)又稱無連接方式,對應的是UDP協議,這種方式不提供數據傳輸的正確性、有序性和無重復性,因為它支持面向記錄的數據流。因此,傳輸的數據可能丟失和重復,并且接收順序混亂,報文長度是有限的??紤]到本系統對通信可靠性和正確性的要求很高,選用流式套接字方式?;贑lient/Server模式的流式套接字通訊過程如圖1所示。

 

  2.Ethernet網絡通信單元的設置

  在組建網絡時,根據網絡類型的不同,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需要安裝相應的通信單元,PLC上需安裝Ethernet網絡通信模塊,例如0MR0N公司的CJ1W—ETN21以太網模塊。應用之前必需對網絡進行必要的設置,分為開關設置和CPU總線單元系統設置。

  開關設置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確定分配給CJ1W—ETN21單元的內存工作區(CIO區、DM區),該地址在CPU總線區,由UNITNo.開關確定ETN單元的單元號范圍為0~F;NODENo.旋轉開關設定兩組l6進制數作為ETN單元在網絡中的節點號,范圍為O1~7E;IP地址設置網絡號和主機節點號,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分4段以十進制數表示。

  CPU總線單元設置主要通過編程設備如CX—Programmer軟件或編程器對網絡單元進行模式、本地IP地址、子網掩碼、FINS端口號、FTP登錄名及口令和IP路由器表等項進行設定。若使用FINS/TCP協議,則還需在以太網單元設置中修改FINS/TCP項的部分參數,如:自動分配的FINS節點號、是否保持激活等項。

  3.面向上位計算機的通信協議

  如圖2所示,以太網的分層模型分為物理層(PhysicalLayer)、網際層(InternetLayer)、傳輸層(Transpot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其中:傳輸層可使用無連接的UDP或需建立連接的TCP協議;應用層為FINS(FactoryInterfaceNetworkService)協議,FINS協議是由OMRON公司開發的用于工廠自動化控制網絡的指令響應系統。主要規定對PLC存儲空間的數據讀寫等操作方法。應用層使用FINS協議,傳輸層使用TCP協議的通信實現方法稱為FINS/TCP方法。

  FINS協議包含指令系統和響應系統,其命令幀格是由FINS報頭、指令代碼、響應代碼和正文等幾部分組成。從上位計算機發出的指令和響應必須符合下面幀的格式要求,并提供合適的FINS報頭信息。[3-4]FINS通信服務是通過FINS命令幀和它們對應的響應幀交換實現的。

  FINS命令/響應幀格式如圖3所示。FINS/TCPheader中規定了五種命令,用于客戶機(hostcomputer)與服務器(PLC)之間通信:發送客戶機節點地址(nodeaddress);(2)發送服務器節點地址(nodeaddress);(3)發送Finsframe;(4)Finsframe發送出錯通知;(5)客戶機與服務器聯機確認。

 

       4.通信程序的具體實現

  在新建VB工程后,需要執行VB工具欄“工程/部件”命令,將Winsock控件添加到工程中,并命名為“WskClient”。程序采用TCP/IP協議進行通信,其主要屬性設定如下:

  WithWskClient

  .Protocol=sckTCPProtocol‘采用TCP/IP協議

  .LocalPort=9600‘本地計算機端口號

  .RemoteHost=txtIP.Text‘取得遠程PLC的IP地址

  .RemotePort=txtPort.Text‘遠程PLC端口號

  .Bind9600‘指定使用的本地端口

  EndWith

  初始化工作完成后向PLC提出連接請求,待PLC接受請求并發送應答信息后,客戶端程序依照各種幀格式建立好要發送的信息幀,就可以與PLC進行雙向的數據交流了。在這一過程中,可建立發送失敗后的重發機制,以增強通信的可靠性。

  首先,建立并發送“握手信息”指令(20字節),指明客戶機節點號;當計算機接收到PLC返回幀(24字節)后,檢查PLC是否收到命令,并取得服務器和客戶機節點號。當計算機接收到PLC返回的數據時,會產生DataArrival事件,參數BytesTotal包含接收到的數據字節數。在DataArrival事件中,可以調用GetData方法接收數據。如果接收到Close事件,則用Close方法關閉連接。另外,可用Winsock的State屬性來反映當前TCP/IP的連接狀態。這里僅列舉主要程序如下:

  ‘向服務器請求連接

  WskClient.Connect

  TimeDelay100

  Do

  DoEvents

  LoopUntilWskClient.state=sckConnected

  ‘建立并發送FINS命令幀

  PrivateSubSendData_Click()

  ReDimSendData(19)AsByte

  SendData(0)=&H46‘FINS命令幀報頭的第1個字節

  ……

  WskClient.SendDataSendData()‘發送FINS命令幀

  EndSub

  ‘接收PLC響應幀,并分析數據

  PrivateSubWskClient_DataArrival(ByValbytesTotalAsLong)

  DimiAsInteger

  ReDimArriveData(bytesTotal)AsByte

  wsk.GetDataArriveData,vbArray+vbByte,bytesTotal

  ‘接收數據,保存在ArriveData數組中

  Fori=0TobytesTotal-1

  txtArData.Text=txtArData.Text&""&ArriveData(i)

  Nexti

  ……‘其它數據處理

  IfArriveData(7)<>16Then

  MsgBox“接收信息丟失“

  ElseIfSendData(19)=ArriveData(bytesTotal-5)Then

  MsgBox“節點地址錯誤“

  EndIf

  EndIf

  在接收信息后,當PLC收到傳輸過去的信息后,會將對應的命令反饋值傳回,這個事件程序內的程序將它顯示在文本框中,還可作進一步處理。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若采用UDP協議,則通信的基本過程與TCP相同,只是不需要建立連接。此外,UDP應用程序可以是客戶機,也可以是服務器,而不必象TCP應用程序那樣必須分別建立客戶機程序和服務器程序。由于UDP在傳輸數據報前不用在客戶和服務器之間建立一個連接,且沒有超時重發等機制,故而傳輸速度很快。因此如果網絡中設備不是很多,且發送數據量不大時,可選擇耗費計算機“資源”更小的UDP協議進行通信。#p#分頁標題#e#

 

  5.結束語

  采用Winsock控件實現的上位機以太網通信程序,已成功應用于數字小樣并條機監控系統中,該法簡單實用,在不追加投資的情況下,實現車間設備的網絡數據實時監控的功能,達到了理想的效果。而且以VB作為監控軟件的開發平臺,軟件的二次開發不受限制,節約成本,并可根據需要隨時對程序進行升級。為實現對控制系統進行有效的信息管理與監控,基于以太網的PLC控制系統必將有更為廣泛的應用,本文的論述對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一定參考價值。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