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器視覺的概念
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機器視覺系統是指通過機器視覺產品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字化信號;圖像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的特征,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
對一個設計工程師來說,如何才能知道機器視覺是否適合他的系統呢?盡管最早的最基本的機器視覺系統在20世紀70年代引入,工業就將其視為主流應用。這就導致設計工程師要考慮它是否合適他們的應用,同時要考慮利用機器視覺檢測的成本與其所能帶來的利潤。
2.機器視覺的組成
機器視覺系統主要包括:照明光源、相機、傳感器、控制邏輯、圖像采集卡、圖像處理軟件以及技術支持。
(1)光源--作為輔助成像器件,對成像質量的好壞往往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各種形狀的LED燈、高頻熒光燈、光纖鹵素燈等都容易得到。
(2)相機和鏡頭也屬于成像器件,通常的視覺系統都是由一套或者多套這樣的成像系統組成,如果有多路相機,可能由圖像采集卡切換來獲取圖像數據,也可能由同步控制同時獲取多相機通道的數據。根據應用的需要相機可能是輸出標準的單色視頻(RS-170/CClR)、復合信號(Y/C)、RGB信號,也可能是非標準的逐行掃描號、線掃描信號、高分辨率信號等。
(3)傳感器--通常以光纖開關、接近開關等的形式出現,用以判斷被測對象的位置和狀態,告知圖像傳感器進行正確的采集。
(4)圖像采集卡一通常以插入卡的形式安裝在PC中,圖像采集卡的主要工作是把相機輸出的圖像輸送給電腦主機。它將來自相機的模擬或數字信號轉換成一定格式的圖像數據流,同時它可以控制相機的一些參數,比如觸發信號,曝光/積分時間,快門速度等。圖像采集卡通常有不同的硬件結構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相機,同時也有不同的總線形式,比如PCI、PCI64、CompactPCI,PCI04,lSA等。
(5)控制邏輯---一旦視覺軟件完成圖像分析(除非僅用于監控),緊接著需要和外部單元進行通信以完成對生產過程的控制。簡單的控制可以直接利用部分圖像采集卡自帶的I/O,相對復雜的邏輯/運動控制則必須依靠附加可編程邏輯控制單元/運動控制卡來實現必要的動作。
(6)電腦是一個PC式視覺系統的核心,在這里完成圖像數據的處理和絕大部分的控制邏輯,對于檢測類型的應用,通常都需要較高頻率的CPU,這樣可以減少處理的時間。同時,為了減少工業現場電磁、振動、灰塵、溫度等的干擾,必須選擇工業級的電腦。
(7)視覺處理軟件機器視覺軟件用來完成輸入的圖像數據的處理,然后通過一定的運算得出結果,這個輸出的結果可能是PASS/FAIL信號、坐標位置、字符串等。常見的機器視覺軟件以C/C++圖像庫,ActiveX控件,圖形式編程環境等形式出現,可以是專用功能的(比如僅僅用于LCD檢測,BGA檢測,模版對準等),也可以是通用目的的(包括定位、測量、條碼/字符識別、斑點檢測等)。
上述的7個部分是一個基于PC式的視覺系統的基本組成,在實際的應用中針對不同的場合可能會有不同的增加或裁減。
過去一段時間,高復雜度的產品行業,比如說半導體行業和電子行業,由于它們的復雜性和小型化,從傳統上推動著機器視覺市場的發展。如今,所有產業,包括自動化、制藥、造紙等等都依靠機器視覺系統檢測產品以提高產品質量。工業專家們預言:在未來的20年到50年,機器視覺將成為橫跨所有行業的通用性技術,幾乎所有出產的產品部會由機器視覺系統來檢測。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