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于3月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本次展會匯集了激光切割、打標設備,光纖激光器,高功率器件、激光晶體材料等等全面覆蓋激光與光學行業全產業鏈。但是整場給我們的感覺卻只有一個:國內企業的同質化競爭依然嚴重。
展會上我們碰到一位多年從事于光纖激光器制造的老師提到,目前國內的光纖激光器競爭十分混亂,價格更是參差不齊,甚至一些煤老板也瞄準這一市場加緊投入,中國企業總是一窩蜂地投入進來。在與一些朋友聊天中,多提到同質化背景下的出路,在這里舉一些個例與大家分享:
我們受朋友之托要在現場看看KPT倍頻晶體的市場狀況,在尋問了幾家之后并沒有真正了解到這一市場究竟如何。碰到澳譜光電的副總經理項建豐先生,他告訴我們說這一市場價格早已被大量企業投入的沖擊下拉下來,近兩年已經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狀態。澳譜的自聚焦透鏡也是一個同質化嚴重的產品,項先生說他們的解決方案是走向自動化產線,走量去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在去年年底他們已經在自動化產線上做出一部分努力,人力節省了一半,產能提升了30%,現在透鏡月產能可以達到30萬片,他介紹說今年他們的目的是將產線全部自動化,再節省一半人力。我問他全自動化后再怎么辦?他說也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的經驗去改進工藝,再進一步降低成本。
第二,聚焦于小眾市場是一個方向,國神光電在展會上展示,中國第一臺商用飛秒激光器,國神光電總經理周士安博士說,國內的光纖激光器廠商在產品并未成熟的狀況下卻先把價格拉下來,如今再回過頭來改善品質和穩定性,勢必在這一市場中過于被動。因此國神光電從成立之初便定位于超精密加工的10ns以下飛秒光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周博士介紹說盡管這一市場很小,但利潤相對可觀,為了保證品牌品質效應,所有的元器件均采購海外,原因是對國產器件的不放心,但國內的器件他們也一直在測試狀態,他也期待有一天用國產品牌的元器件。
但現實的狀況是中國人自己首先不相信自己的品牌,國外的客戶也不相信。朗光的岳博士介紹說他們當初向國內市場推廣泵浦合束器時,受到了國內客戶的質疑,因為這款產品在國內沒有企業商用過,他們認為這種高端的產品只有國外企業可以突破,朗光2005年率先進入保偏器件研發,2008年正式推向市場,如今取得了一部分客戶的認可,但要從根本上打消客戶的顧率還不夠。故此,他們在展會期間還特別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技術交流會,旨在幫助客戶共同解決使用中的一些問題。
馬爾斯是第一次對外展示其高功率激光器模塊產品,馬爾斯的總經理李若林博士說,現在在國內創新正當時,馬爾斯借助多年的先進技術積累,以及高效的硅谷技術團隊,結合目前的國內市場,推出適合于現行市場的創新產品。
此外,我們在與同星光電的CTO何在新先生交流時,他提到面對如今的市場競爭,同星光電也在尋找新的出路,由于運營商市場價格導向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未來的兩年將會是故障率大爆發的時候。同星光電借助于自己一貫的技術主導市場經驗,向運營層面過渡,去協助運營商解決終端接續連接的問題。
不管是在光纖通信領域還是光纖激光的新興領域,盡管同質化嚴重,但若有了創新的思路,有了品質的保證,我們的產業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