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聯合國碳抵消計劃的主要買家,長期以來因為處理項目時間過長和要求項目非營利而遭到詬病。?
日本希望最終鼓勵各國使用他們昂貴技術來實現減排,并寄希望于通過雙邊協定獲得一些碳補償額度,以幫助其實現2020年時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減25%的承諾。
日本日前批準為14個國內企業小組提供資助,支持他們開展針對國外削減排放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此舉是日本為開發出聯合國碳抵消市場的替代措施所做出的努力之一。
這是日本一系列相關招募活動中獲得資助的第二批,也是最后一批團隊。 此前第一輪的研究招募選中了26個團隊。日本貿易部表示,日本計劃最終對40個團隊予以25億日元(約合2.04億元人民幣)的補貼,資助他們對18個發展中國家的低碳技術進行研究。
第一輪的研究將主要集中在亞洲。第二輪則將包括對非洲的東非大裂谷地熱項目、南非制造業的節能以及印尼的碳捕獲和儲存的研究。
日本希望最終鼓勵各國使用他們昂貴技術來實現減排,并寄希望于通過雙邊協定獲得一些碳補償額度,以幫助其實現2020年時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減25%的承諾。
2012年《京都議定書》將面臨失效,但目前來看,延續該議定書或者找到一個可替代的具有約束力的氣候條約,兩者的可能性均微乎其微,因此日本和歐盟正在尋找其它方法來幫助發展中國家達到減排目標。
下一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于下月在德班舉行。身為世界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日本表示,其碳抵消計劃將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提供補充,并希望該計劃在2013年1月開始實行。
日本已經開始與八個亞洲國家,如越南和印度,就低碳技術項目和碳抵消計劃進行雙邊談判。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