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把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如太陽、電燈、燃燒的蠟燭等。光具有能量,它可以使物體變熱,使照相底片感光,這就是能的轉換現象。光能含在光束中,光束射入人的眼睛,才引起人的視覺,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光源發射的光。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能看到不發光的 物體呢?是因為光源發射的光照射到它們,不發光的物體受光后,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也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
產生激光的光源,和普通的光源明顯不同。如普通白熾燈光源是通過電流加熱鎢絲的原子到激發態,處于激發態的原子不斷地自發輻射而發光。這種普通的光源具有很大的散射性和漫射性,不能控制形成集中的光束,也就不能應用于激光打印機。激光打印機所需要的激光光束必須具有以下特性:
①高方向性。發出的光束在一定的距離內沒有散射和漫射。
②高單色性。純白光由七色光組成。
③高亮度,有利于光束的集中并帶有很高的物理能量。
④高相干性,容易疊加和分離。 激光器是激光掃描系統的光源,具有方向性好、單色性強、相干性高及能量集中、便于 調制和偏轉的特點。 早期生產的激光打印機多采用氦-氖(He-Ne)氣體激光器,其波長為632.8μm,其特點是 輸出功率較高、體積大、是壽命長(一般大于1萬小時) 性能可靠,噪音低,輸出功率大。但是因為體積太大,現在基本已淘汰。現代激光打印機都 采用半導體激光器,常見的是鎵砷-鎵鋁砷(CaAs-CaAlAs)系列,所發射出的激光束波長一 般為近紅外光(λ=780μm),可與感光硒鼓的波長靈敏度特性相匹配。半導體激光器體積 小、成本低,可直接進行內部調制,是輕便型臺式激光打印機的光源。
激光打印機
激光掃描是用來產生非常小的高精度光點,用于高質量的文字及圖像的印刷,常用的激 光掃
描系統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物質兩端設置兩塊相互平行的反射鏡(柵極),這兩塊反射 鏡之間構成了一個諧振腔。諧振腔的一塊反射鏡為全反射鏡,另一塊為半反射鏡,當工作物 質受激,原子自發輻射的光子在諧振腔內不斷地來回反射,輻射出的光子不斷增加。當諧振 腔內疊加的光子增加到一定量時,就會穿透半反射的反射鏡面發出一束非常強的光,這就是 激光。這樣發出的光束非常集中,幾乎沒有散射,只要我們利用控制技術將光波波長控制在 700~900μm(納米),這樣所產生的激光就可以滿足激光打印機感光鼓的曝光需要。
現代所用的半導體激光器,通常采用激光二極管,它的原理與普通的二極管極為相似,如都有一對PN結,當電壓和電流加到激光二極管上時,P型半導體材料中的空穴和N型材料中的自由電子產生相對運動, PN結處載流子的密度增加非常大,自由電子和空穴重新復合,因而產生受激輻射,釋放出具有激光特性的光子,由激光器諧振腔內的反射鏡反射,透過激光孔和孔內聚焦鏡,射出激光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