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文旅產業加速復蘇的浪潮中,廣東光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十五年的技術沉淀,推出全球首款無人值守全自動激光內雕機 ——AI激光 雕雕醬 DIY,以 “科技 + 文化” 雙輪驅動,重新定義了文創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模式。這款設備不僅實現了 2D/3D 圖形的智能轉換、多光源,多材料的兼容雕刻,更通過 “掃碼 - 傳圖 - 支付 - 領取” 的全流程自動化,將個性化定制帶入大眾消費場景,讓客戶進行沉浸式體驗。其背后,是14項核心專利技術的支撐,以及對國家文化自信戰略、文旅融合政策的深度響應。
一、技術突破:AI與激光內雕的深度融合
1.全球首創的無人值守激光內雕AI系統
? 核心功能:用戶通過掃碼上傳圖片,AI 算法自動將平面圖像轉換為 2.5D/3D 立體模型,設備實時渲染效果供用戶確認,支付后自動雕刻,然后送出雕刻好的成品。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操作時間縮短在2分鐘左右。
? 技術優勢:采用自研的云端控制系統,支持多任務并行處理,設備穩定,單臺設備日均產能高達 700 件。
? 專利支撐:已申請 “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維模型生成算法”“多光源協同雕刻控制系統” 等 14 項專利,其中 3 項為發明專利。
2.多光源、多材料的技術兼容
? 光源覆蓋:支持綠光(532nm)、紫光(405nm)、二氧化碳激光(10.6μm)、皮秒激光(1064nm)和飛秒激光(515nm),可滿足金屬、水晶、玻璃、亞克力、陶瓷等 20 余種材料的雕刻需求。
? 工藝創新:
? 彩色內雕:通過特殊激光的超短脈沖特性及其與透明材料(如水晶、玻璃等)的非線性相互作用,通過精確控制材料內部的微結構變化實現彩色三維成像,突破傳統內雕單一白色的局限。
? 浮雕工藝:結合高精度振鏡掃描與動態聚焦技術,可在平面材料上雕刻出 3mm 深度的立體浮雕效果。
3.工業級精度與柔性生產
? 雕刻精度:光斑直徑最小可達 10μm,支持 0.01mm 級細節雕刻,可還原文物銘文、書畫筆觸等微觀特征。
? 智能排序:根據不同的選擇,按順序智能生產。
? 場景適配:設備體積僅 1.2m3,可部署于景區、博物館、商超等場景,支持 7×24 小時無人值守運營。
二、市場賦能: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
1.景區 IP 的數字化激活
? 定制化服務:為黃山、九寨溝,長城等任意景區開發專屬 IP 紀念章,將迎客松、熊貓,長城等元素通過激光內雕呈現,游客可現場設計并打印個性化照片或文字。
? 數據反饋:設備在國內多個景區和博物館等運行三個月,累計服務游客 10 萬人次,紀念品復購率達 35%,帶動景區文創收入增長 28%。
2.博物館的文物活化
? 技術應用:可與多個博物館合作,將館藏文物通過 3D 掃描與激光內雕技術,轉化為可觸摸的水晶復制品,游客也可通過 AR 掃描查看文物背后的故事。
? 教育價值:與廣州大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海洋大學、開封大學等多所院校合作設立 “激光內雕研學工坊”,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激光設備親手雕刻各式各樣的自己設計創作的作品。
? 行業影響:全球最大的激光內雕機GW-B06(設備幅面4.8*11.5米),最小的激光內雕機GW-A04,全功能激光內雕機GW-C04,便攜雕球機GW-A04A,便攜旋轉內雕機GW-A04B等業內影響深遠。
3.消費場景的拓展
? 商超零售:在廣州天河城等地部署的 AI 雕雕醬 DIY 設備,消費者可定制水晶照,吊墜等各種樣式的DIY的產品,產品單價不僅提升至傳統紀念品的 2.5 倍,而且讓客人沉浸式的體驗,給客人帶來了驚喜。
? 節日經濟:針對春節、七夕等節日推出限定模板,如 “生肖內雕吊墜”“愛情密碼水晶”,極大的刺激消費。
? 跨境布局:日本、韓國、東南亞等 12 個國家,在東京迪士尼、曼谷大皇宮等景區落地,引來海外客戶絡繹不絕。
三、產業協同:產學研用的生態構建
1.頭部企業合作
? 技術聯合:與華為、華碩,創維等多家企業提供服務并技術交流。
? 產品應用:為車載香薰企業合作,將品牌 LOGO和日期代碼等掃描自動內雕,流水線生產,月產能搭20多萬件。
? 市場拓展:與雷蛇品牌合作推出 “電競內雕機箱”,結合游戲 IP 設計限量款產品,產品銷售火爆。
2.教育與科研聯動
? 產教融合:與廣州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封大學等合作,開設 “數字文創設計”“激光加工技術” 等創新培訓講座,年培養專業人才 300 余名。
? 科研轉化:聯合浙江大學,廣州大學,開封大學研發 “飛秒激光彩色內雕技術”,突破傳統內雕色彩單一的瓶頸。
? 社會服務:為大學生,專業軍人及想創業的困難群眾提供技術和設備服務,開展 “扶貧創業計劃”,帶動超 1000 人就業。
四、社會價值:科技與文化的雙重賦能
1.文化傳承
? 非遺保護:為多個博物館的產品等開發數字化雕刻模板,已復刻非遺作品 300 余件,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融合。
? 紅色教育:與延安革命紀念館合作,將革命英雄以激光內雕形式呈現,年接待紅色研學團隊超 10 萬人次。
2.科技創新
? 人才培養:累計培養激光技術工程師、文創設計師等專業人才 600 余名。
? 產業升級: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包括激光設備制造、材料供應、文創設計等。
3.經濟拉動
? 直接效益:今年預計營收比去年同比翻兩番,海外市場占比提升至25%。
? 間接貢獻:通過設備部署,為合作景區、博物館等帶來年均 20% 的文創收入增長,預計創造就業崗位超 2000 個。
歐洲光電產業協會(EPIC)會長卡洛斯·李(Carlos Lee)和光威激光董事長袁俊豪于新加坡光電展合影
結語:定義激光內雕的未來
廣東光威激光科技以 “專注內雕,服務世界” 為使命,通過 AI 與激光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重塑了文創產品的生產范式,更在文旅融合、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等領域展現了強大的賦能能力。其 “無人值守、多源兼容、快速發展” 的戰略,正引領激光內雕行業走向智能化、綠色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新時代。正如公司愿景所言:“樹內雕行業標桿,創世界一流企業”,廣東光威正在用科技之光,雕刻出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