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香港2月27日電 (記者 戴小橦)“紫荊·院士開講”第四期活動2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舉辦。講者圍繞碳中和與激光技術兩大主題,為近200位觀眾帶來一場“科學大師課”。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紫荊雜志社社長楊勇、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郝銀星、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等出席活動并主禮。來自香港高校、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專業協會、社團組織及青年團體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聆聽院士們的科學分享。
2月27日,“紫荊·院士開講”第四期活動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舉辦。中新網記者 戴小橦 攝
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所長成會明以《碳中和與新材料》為題,闡述碳中和對國家能源安全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可再生能源分布相對均衡,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僅能保障能源安全,還能改善自然環境。他回顧了從生物質能源到煤炭,再到石油和電力的人類能源革命歷程,并指出人類正迎來第四次能源革命——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范滇元則以《追夢高強激光六十年》為題,帶領觀眾回顧了新中國高強激光研究的發展歷程。他從激光的起源與基本特性講起,詳細介紹激光聚變研究的最新進展,并重點闡述激光武器、激光核聚變能源等高強激光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他勉勵香港青年勇敢面對科學研究的挑戰,追求更大的科學夢想。(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