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思泳 荔宣 圖/陳秋明
坐落于珠江東西兩岸結合點的荔灣,曾為廣州近現代工業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厚實的工業基礎讓荔灣發展現代產業立下了根。放眼荔灣,現代都市工業的發展新篇章正從藍圖落實為施工圖,新平臺涌現、產業在蝶變、新載體落成……老城市新活力在綻放,“讓現代都市工業回歸荔灣”的愿景逐步成為實景。
謀劃新發展,改革勇先行。荔灣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列入改革任務清單。以現代都市工業立區,基于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資源,前瞻布局產業平臺、強化產業發展要素、建造優質載體空間,為聚“荔”現代都市工業發展筑好“巢”、引好“鳳”。
凝聚產業基礎 搭建省級平臺
2023年荔灣區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規模超10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
荔灣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凝聚了一定基礎,形成激光與增材制造全產業鏈集聚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產業集群,并已通過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
沿著荷景路而行,映入眼簾的是集辦公、設計、生產于一體的廣州市3D打印產業園。這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全市唯一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載體,匯集多家在荔灣成長,打響行業知名度的企業。
“我們主要研發、生產3D打印機控制主板,相當于設備的‘大腦’,并為設備生產廠商提供專業的主板定制。”從2015年入駐廣州市3D打印產業園的廣州謙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頭銜。該企業總經理魏輝說,在企業起步期,園區提供了實惠的租金,滿足低成本生產需求,“扎根荔灣九年,我們成長為行業龍頭,每月至少在園區生產10萬片控制主板,成為設備生產廠商出口產品的關鍵一環。”
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在荔灣有了成長種子,種子要壯大,沃土須更優。荔灣緊抓現代產業發展前景,搭建現代都市工業平臺,為激光與增材制造等產業開辟廣闊新天地。
從廣佛極點而生,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一個以荔灣命名、為現代都市工業發展服務的產業園區——廣州荔灣產業園區在今年9月正式揭牌。廣州首個省產業園這塊名片將是它助力荔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底氣,為激光與增材制造等現代都市工業生根壯大提供優質成長環境。
依托海龍圍科創區,廣州荔灣產業園區規劃面積526公頃,由東沙片區、海龍圍片區、中南片區組成。
當前,荔灣正構建“一核三區”產業發展格局。荔灣區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何健儀介紹,“一核”即以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為產業發展核心區;“三區”,即以東沙片區為孵化區,以廣州荔灣產業園區白鶴沙片區和龍溪大道片區為加速區,現代化標準廠房供應充足。同時,以嶺南V谷和海龍圍片區預收儲區域(面積超2000畝)作為儲備區,為現代都市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空間。“結合廣州荔灣產業園區掛牌省產業園機遇,荔灣全力申報激光與增材制造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扎牢企業根基 護航產業發展
平臺聚力量,產業施拳腳。
“1999年我來到了荔灣芳村,以激光設備起家。2007-2008年,機緣巧合下與高校專家接觸3D打印行業。”廣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紅衛坦言,剛接觸3D打印行業,市場還沒有明朗前景。在一路摸索中,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落地應用之路。
作為華南地區3D打印行業的“黃埔軍校”,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瑞通增材曾將“荔灣造”優質機器推薦給客戶,取代昂貴的進口設備。“在2016年某次合作洽談中,我得知客戶花300多萬元從德國購買一臺3D打印機,我向客戶推薦了我們100多萬元的設備,同樣能實現進口設備的功能和效果。”王紅衛說。
瑞通增材已將3D打印技術成熟應用至口腔牙齒修復中,在患者口腔掃描數據,傳輸至設備,數小時后便能生產成品,實現義齒定制精度高、成品快。王紅衛說:“目前,中國有3000多家修復牙工廠,其中有600多家工廠使用了我們的3D打印設備制作義齒,設備還出口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荔灣城中村起步,走到行業龍頭,王紅衛看好荔灣現代都市工業的發展前景,“我們已將3D打印應用場景擴展至3C產品零件生產。隨著廣州荔灣產業園區落成,我們很快可以從‘農民房’搬到現代樓宇研發、生產,借區位優勢和資源配置,與行業共謀新發展。”
瑞通增材是激光與增材制造企業在荔灣扎牢發展根基的縮影。為護航企業發展,荔灣在穩步推進一系列保障產業發展的措施。
荔灣以大力發展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作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印發《荔灣區推進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實施方案》,成立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專人專責推進產業發展和產業招商工作。
以“六個一”,即出臺一套產業政策、打造一個產業承載區、成立一支產業發展基金、建設一組產業平臺、開展一系列產業活動、集聚一批企業和人才為抓手,加速培育荔灣新質生產力發展。
專項政策、金融扶持、合作對接,一系列促進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措施將在荔灣推行,共同繪畫荔灣現代都市工業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圖景。
建造優質載體 主動筑巢引鳳
產業發展離不開載體支撐,多座具有現代特色的載體樓宇相繼在海龍圍科創區落成,與海龍圍科創區共同朝著廣佛極點科創中心的功能定位邁進。
聚焦廣州荔灣產業園區,15座優勢產業載體構成現代產業集聚高地。東沙片區的羊創東楠匯,海龍圍片區的創金中心、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等可為激光與增材制造等現代都市工業滿足“上樓”的需求。
由荔灣區屬國企自主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的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占地58畝,從命名上已體現了其將為荔灣特色產業賦能和服務,該載體建設也跑出了“加速度”。
“去年年底,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實現‘拿地即開工’,今年8月,首棟載體正式封頂,其余4棟載體將在今年年底全部封頂,預計明年中旬交付。”廣州市荔灣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昱表示,作為區屬國企的產業園,具備了綜合優勢,首先信譽度得到保證,另外,能幫助企業高效對接、協調相關政府部門資源。
據介紹,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的5棟載體,A棟打造為研發大廈;B棟打造商業、公寓等配套項目;C、D、E棟打造現代都市工業的高標準廠房。廠房首層高8米、每平方米荷載3噸,2-6層高6米、每平方米荷載1-2噸,7-10層高4.5米、每平方米荷載0.65噸。
“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的載體空間能讓企業實現在園區內研發、辦公、生產。結合其區位等優勢,是廣佛具有競爭力的優質現代都市工業載體。”劉昱表示,園區在探索優惠力度大的租金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積極集聚和孵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做好荔灣產業結構升級的功能性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