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谷企業元祿光電發布全國首臺套“20振鏡頭大幅面鈣鈦礦高速激光刻蝕成套設備”。
該設備是目前市場上極少數能夠生產超大尺寸1200 X 2400 mm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激光刻蝕設備,也是光谷“揭榜掛帥”“專精特新”項目的最新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勝表示:“該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太陽能清潔能源的發展。”
作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鈣鈦礦電池吸光能力是傳統晶硅電池的10倍以上,僅需不足1微米的厚度,即可吸收超90 %的太陽光。在制造時,每平方米的材料用量小于2克,成本也僅為傳統電池一半甚至更低,制造時間從2-3天縮短到1小時內。
元祿光電深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造裝備賽道,12年前就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發出500 X 700 mm大面積鈣鈦礦電池激光刻蝕機,去年業務增速超100 %。
“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的規模已達到百億級別,正處于爆發前夕。”元祿光電董事長胡兵說:“世界需要清潔能源,而光伏技術是其中的關鍵。光谷的光能和光伏產業有著堅實的基礎。”
胡兵還有一個身份,是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的副教授,12年前就開始著手相關課題研究。“光谷豐富的高校資源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胡兵表示,企業的技術和產品不斷更新迭代,離不開高校科研的支持。
自2017年成立以來,元祿光電自主研發設備控制軟件,擁有7項授權核心發明專利,已積累百余家從事鈣鈦礦電池技術研究的高校、研究所和企業客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