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做菜需要菜刀,挖隧道、采礦、大型基建等工程也需要工程刀具。這些高端工程刀具一度被國外品牌所壟斷,直到恒普(寧波)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普激光”)的出現。
2018年,劉德健博士團隊參加高新區主辦的“新材料行業大賽”并獲一等獎,也由此與高新區結緣。2019年,他創辦的恒普激光落戶高新區,這是一家專注于工業激光3D打印技術推廣與產業化的企業,研發、生產各種工程刀具。
恒普激光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中國最具潛力的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寧波市瞪羚企業等榮譽稱號。
劉德健博士是寧波市領軍人才,他和團隊也先后入選區級、市級、省級人才項目。
創始人研究、從事激光3D打印二十余年
劉德健博士是北方人,今年是他到高新區創業的第六年。“寧波、高新區的營商環境非常好,無論是政策申領還是生活保障、融資、引才等方面,都給予我們各類幫助與扶持,創業算是選對了地方,在這里生活也非常幸福。”劉德健對高新區這片創業創新的熱土贊不絕口。
劉德健于2009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博士畢業,后又去美國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做博士后。在他看來,焊接是一個極富生命力的專業:“焊接在我們國家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門古老的技術,而現在我們常說的3D打印是焊接技術發展的新學科。”
劉德健博士研究、從事激光3D打印二十余年,在國際金屬材料頂級期刊Acta Materialia等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十余項,主持裝備預研共用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縱向經費累計2000余萬元,作為核心人員先后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
打破高端工程刀具被國外品牌壟斷局面
回國后,劉德健博士創立了恒普激光,專注于工業激光3D打印技術推廣與產業化。據了解,工程刀具是工程領域最重要的消耗品,被廣泛應用于基建和能源開采等領域,它猶如人體的牙齒,因此也有“工程牙齒”之稱。然而,由于陶瓷、金屬界面難題的技術掣肘,高端工程刀具一度被國外品牌壟斷。
看到這一短板,劉德健博士帶領團隊開展研究,終于突破了金屬和陶瓷之間原子鍵合的行業難題,在國際上率先將陶瓷激光植入技術成功產業化,研發出長壽命陶瓷3D打印工程刀具系列產品,打破了被國外品牌長期壟斷的局面。
他介紹說,此前的金屬陶瓷堆焊工藝,就像是給金屬戴上“陶瓷假發”,兩者結合強度較低,耐磨性和抗沖擊性能都不夠理想。現在團隊研發的陶瓷激光植入技術就像“植發”,把陶瓷植入金屬,工程刀具的耐磨性和抗沖擊性能都大為提高。
恒普激光因此成為我國陶瓷3D打印領域的領導者和開拓者,在大型零件3D打印、特種陶瓷3D打印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公司生產的產品,多次作為唯一國產品牌,中標進入國家能源、晉能控股等國家重大能源在建項目。
2021年,經過“助創專家”的牽線搭橋,恒普激光根據寧波地質特點研發的改進型旋挖刀具在寧波重點基建項目“象山灣疏港高速”大獲成功,幫助該工程降低50%的刀具損耗量,同時提高30%的施工效率。隨后,公司產品在杭甬復線等多項省市重大項目中得到推廣。
力爭將高新區打造成3D打印中心
據了解,工程刀具系列產品目前市場容量巨大。恒普激光以百億級工業耗材行業為突破口,瞄準存量市場,將3D打印技術引入到工程刀具的制造中,探索出了一條新的商業模式和差異化競爭道路,獲得了同創偉業、普華資本、寬帶資本等著名投資機構多輪近億元融資。
這樣一家生機勃勃的公司,生產場面一定熱火朝天吧?答案是否定的。近日,記者來到恒普激光的車間,看到多數生產線都實現了自動化,對人的依賴性不高。
對于恒普激光,劉德健信心十足。他表示,公司將持續聚焦現有業務的同時,向模具等更大體量行業開拓,力爭將高新區打造成具有行業特色和影響力的3D打印中心,建立成熟的3D打印技術產業鏈和生態系統,有望探索出百億收入3D打印新興市場。
以上內容來自寧波高新區發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