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來,蘇州高新區光子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質效顯著提升、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呈現出澎湃發展的喜人景象——
產業鏈上,裕太微電子總部基地、新聲半導體射頻濾波器芯片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啟航電子全國總部啟用,江蘇昆侖精密激光極端制造項目落地,江蘇省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集中力量攻關成效顯著。
生態圈里,蘇州科技城光電產業園即將在3月底迎來建設完工的重要“里程碑”,為光子產業建設提供載體保障;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二期)樁基工程已全部完成,進入全面沖出“正負零”的加速階段。
今年,高新區明確將培育光子及集成電路千億級產業集群列入新型工業化“2345”目標,依托產業深厚底蘊,高新區在追“光”逐“電”的道路上,當仁不讓在不斷完善創新鏈、產業鏈中努力繪就光子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藍圖。
培育強勢產品 掌握細分領域“獨門絕技”
談及光子及集成電路產業,話題繞不開自主創新。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高新區在諸多細分領域實現關鍵裝備、材料、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相繼問世,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長光華芯高功率半導體單管芯片功率超過100W,成為迄今為止已知報道的單管芯片功率最高水平記錄,開啟了百瓦級單管芯片新紀元。
國芯科技推出的CUni360S-Z芯片是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評估通過的第一顆符合PCI5.1標準的安全芯片,已被大量應用于刷掌支付場景,提供底層安全支撐。
新磊半導體是全球僅有的三家提供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MBE外延片供應商之一,是我國唯一一家有能力提供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MBE外延片的供應商。
天準科技推出的光伏全自動銅柵線圖形化曝光設備,正式交付光伏頭部客戶,標志著天準科技在助力光伏行業HJT銅柵線工藝實現0到1的發展階段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昇顯微電子研發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MOLED顯示驅動芯片并廣泛應用于各類主流消費電子產品中,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星星微光,聚在一起,便是萬丈光芒。在高新區,集聚了長光華芯、天孚通信等相關光子企業超310家,光子產業產值達720億元;國芯科技等集成電路企業254家,產業規模達240億元,實現3年翻3倍。許多企業都牢牢掌握著自己的“獨門絕技”,聚光成炬,助推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鏈上發力 激活產業集群“聚變效應”
強化產業集群發展,聚力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現如今,在高新區光子及集成電路領域,“鏈主”企業的區域根植效應不斷擴散,以點帶面促進中小企業凝聚發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創新生態。
日前,江蘇省科技廳完成2023年省級創新聯合體項目立項公示,長光華芯牽頭建設的江蘇省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創新聯合體成功入選,成為高新區首個省級創新聯合體。
該創新聯合體由長光華芯作為“鏈主”企業,聯合省內重點高校院所、上下游企業等7家單位于2023年組建,并建立蘇州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以及實體化運作,致力于解決制約激光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攻關。目前,已成功落地氮化鎵半導體激光項目,聚焦可見光領域,填補國內在氮化鎵藍綠光激光器領域產業化的空白;鈮酸鋰晶體及晶片項目也實現落地轉化,還成功孵化睿科晶創、惟清半導體等多個項目。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這句話現在很流行,事實上高新區早就這么做了。”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2023年一年,就有8家光子及集成電路企業入駐,分布在長光華芯的研究院內或總部周圍,都是它的上下游企業。
而在今年年底,企業與高新區共同建設的江蘇省重大項目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光電子平臺也將竣工并于2025年投入使用。屆時,將具備年產1億顆芯片、500萬器件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企業乃至整個蘇州在光子產業上的能級。
構建多重保障 點燃提質增長“強勁引擎”
去年以來,伴隨著各類政策的不斷加碼,光子及集成電路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企業追“光”逐“電”而來。為什么不約而同選擇高新區?在蘇州高視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看來,除了市場機遇和自身過硬的創新實力,優質的生態也是重要原因。
“就拿我們企業所在的太湖光子科技園來說,樓上樓下不僅有合作伙伴,還有各種服務機構。這些就像一塊塊拼圖,‘拼’出了更好的產業生態,也給我們‘拼’出了更廣闊的前景。”企業負責人表示。
一個產業發展的背后,既有鏈上重點企業創新產品的銜接與轉化,也有產業政策的推動和支持,亦有科研院所創新研發的加持。當前,高新區正加快構建“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系統,謀劃建設光子 “3+2”基礎工藝與公共服務平臺,引育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測分會等高能級產業平臺;設立總規模100億元光子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成立光子產業公司、集成電路產業公司,聚焦、聚力產業集群融合發展……
站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起點上,高新區將不斷推動協同創新、突破關鍵技術打造一流生態、凝聚廣泛合力加快培育光子及集成電路千億級產業集群,以一域之“光”、精“芯”布局,為新型工業化全局添“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