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光谷造”的首場活動——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供需對接專場活動在未來科技城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東湖高新區企業服務和重點項目推進局主辦,活動邀請了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領域企業家、技術專家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代表,聚焦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共謀合作發展,吸引了60余家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的企業到場參與活動,近千家企業線上觀看直播。
搭建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
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地
“隨著5G商用、汽車電動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化合物半導體市場需求持續性增長。化合物半導體芯片憑借其優良性能正在替代硅基半導體應用領域。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物聯網等光電子信息產業應用領域,化合物半導體大有可為。”高新區企業服務和重點項目推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到,“光谷目前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已成功聚集海思光電子、光迅科技、武漢敏聲和羿變電氣等企業,在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碲鎘汞(HgCdTe)、III-V族銻化物、氮化鋁(AlN)、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等材料體系均有布局。光電器件、模塊及半導體激光器等光電半導體下游產品研制實力全國領先。
同時,在化合物半導體創新平臺布局方面也較為突出,九峰山實驗室現已聚集一批世界級人才團隊,致力于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化合物半導體科研工藝和檢測平臺。本次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供需對接會,旨在為搭建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供需對接合作平臺,促進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的合作,推動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地。”
九峰山實驗室的工藝及檢測
九峰山實驗室柳俊博士應邀分享了《九峰山實驗室的工藝及檢測》,在分享中柳博士從基礎研究、學術成果轉化、檢測認證中心和產業孵化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九峰山實驗室。柳博士自豪的說道,九峰山實驗室建設有9000m2的潔凈室,其中百級潔凈室面積6000m2,設備超200臺。實驗室具有“高專業度、高自動化、高兼容性、高配置”的優勢:各模組負責人均有15年以上大型工藝Fab經驗;工業級設備配置,工藝過程全自動控制;4/6/8寸工藝平臺全兼容,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設備全覆;主設備供應商均為國際Top級。
九峰山實驗室工藝中心一直保持開放中立的原則,為化合物半導體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支持4/6/8寸0.13um以上工藝節點的全制程晶圓代工與工藝開發,支持新設備、新材料的技術開發與驗證。同時建設有半導體人才培養基地,也希望與各大專院校開展人才培養合作。
先進封裝碳化硅半導體的行業應用與發展趨勢
武漢羿變電氣有限公司銷售部王瑋部長分享了《先進封裝碳化硅半導體的行業應用與發展趨勢》。王部長認為相比硅基半導體材料,碳化硅以其高頻高壓低損耗特性能夠進一步大幅提升電氣設備的功率密度和能效,未來可以實現更大經濟價值。王部長分享了羿變電氣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碳化硅功率模塊、電力電子積木和集成化功率變換器,可為船舶、航空航天、醫療和新能源等行業用戶提供國際領先的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
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應用
武漢銳晶激光芯片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高工周露露分享了《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應用及發展趨勢》。周總介紹到銳晶公司從事的是激光行業核心的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研發、制造,是全球少數、湖北省唯一一家擁有核心技術并具備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垂直產業鏈(IDM)模式量產能力的企業。公司研制生產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芯片解決了“卡脖子”技術難題,更是打破了該領域國內長期“有器無芯”的局面。
在對接供需發布環節中,周總提及目前的產業鏈合作需求包括:外延生長、晶圓加工、器件制作、封裝測試、AOI等相關設備及附件;制程所需原輔材料及工裝夾治具等精密加工等,期待未來有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這次活動公司技術研發部門以及采購部門的負責人都專門來到現場,希望和各位產業同仁們進行充分對接。
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供需發布結束后,便進入到企業之間“面對面”交流的資源對接會環節,現場非常熱烈,企業家們交流甚歡。羿變電氣公司的王部長在會后表示,通過“光谷造”這樣一場供需對接活動,不僅對接上了九峰山實驗室,還一次性能對接很多產業鏈企業,現場和相應的技術和市場人員進行了交流,這樣的溝通效率非常高。
企服局自2021年開始組織開展了“光谷造”供需對接系列活動,三年以來,“光谷造”活動樹立起了供需對接、服務企業的品牌,響應了光谷企業的訴求,推動了區內外企業“手拉手”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形成供需良性互動,推進了高新區產業補鏈、延鏈,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來源:武漢廣播電視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