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同時,行業內卷現象持續存在,為了尋找擺脫內卷的新路徑,中國激光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
面對海外市場的藍海機遇,中國激光企業積極搶占國際市場,加速“出海”的步伐,進一步推動中國激光的國際化進程。國際化經營是華工科技今年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近日,華工科技舉行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業績交流會。針對“公司激光業務在哪些國家布局較多、今年的海外銷售增速如何”的提問,華工科技表示:正在布局美國,公司在海外已經擁有 6 家子公司,包括在北美、東南亞、越南、馬來西亞,韓國等地完善營銷、產能、供應鏈布局,已經形成國際化運營體系。公司根據海外市場需求推出滿足國際業務需求的出口標準產品,今年不算 3C 頭部客戶,整體增速超過 20%以上。面對海外市場的藍海機遇,銳科激光也加速了產品出口的滲透率。據11月6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銳科激光產品出口的滲透率不斷提升,整體海外銷量同比大幅增長。銳科激光表示,這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的藍海優勢、公司在切割和焊接領域的實力加強以及國產激光器產品質量的提升和價格優勢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對此,銳科激光認為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海外市場仍屬于藍海領域,仍有較大的增量空間,競爭格局相較于國內更為平緩,這一方面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其次,公司在切割和焊接領域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推動海外市場滲透進一步提升;最后,國產光纖激光器產品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使得公司產品在海外更具競爭力。顯然,海外市場是一塊“香餑餑”。2023年,海目星激光瞄準全球,努力躍進國際新能源動力及儲能市場,依托現有技術優勢與豐富的產品系列儲備,持續構筑海外業務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海目星對韓國頭部客戶上億級清洗機訂單順利出貨,鋰電池裝配線獲國際化客戶訂單并即將交付海外;公司已成功進入歐洲、亞太等國際化頭部客戶供應商名錄;鋰電卷繞、干燥設備即將交付海外等。在全球化布局上,公司已在美國、意大利、荷蘭、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建立子公司。可以看到,海目星激光國際研產供銷一體化配套體系正加速走向成熟,將進一步推動海外業務的高速增長。“海外市場的毛利一直比較高,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英諾激光在11月3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正在發揮中美兩地布局的協同優勢發力海外市場。公司經過十余年的積累,產品和供應鏈能力不斷成熟,成本優勢也更加明顯,同時公司在美國等20多個海外國家/地區奠定了很好的客戶基礎。英諾激光表示:我們堅定的看好海外市場,也將持續性的加快市場拓展力度。激光制造網小編梳理發現,近年來,中國的激光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越來越搶眼,更多“中國激光”的影子出現在全球市場各個角落。這些中國“激光力量”或通過設立海外子公司、分公司,或設立海外辦事處、營銷網點、服務站,或成立海外生產基地、海外實驗室等舉措,征戰海外市場,加速“出海”的步伐,搶占國際業務,提升國際競爭力。2023年3月份,中國激光領軍企業——大族激光稱,擬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后續將擇機在美國建立工廠。除了大族激光加快推進海外業務發展外,還有光庫科技、水晶光電、卓鐳激光、中大力德等激光企業和配套企業在泰國、新加坡、韓國、越南等國家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及全資孫公司,進軍海外市場。除了成立分公司、子公司,還有不少的中國激光企業通過建設海外實驗室或科研中心,曲線切入國際市場。例如,杰普特成立了HiPA美國實驗室,宏石激光在日本建有研發部,光峰科技在美國硅谷設立前瞻技術研發中心,而華工科技、英諾激光、大族激光、京華激光、奧創光子等公司在美國或歐洲等地設有研發平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激光產業國家之一,擁有眾多激光企業,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激光器、光學元件到控制系統,再到激光裝備智造,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自主設計和生產能力。據數據統計,中國激光機械設備市場實現了超6倍增長,復合增速21.5%。在傳統制造行業普遍承壓的背景下實現了逆市上揚。許多中國激光設備企業已經從依賴進口賺取裝配費用,發展到自主研發品牌出海,逐漸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尤為重要的是,中國在激光技術領域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國際認可,并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第四次全球化正在重啟,中國激光企業需要依靠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放眼世界,走得更遠。我們期待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看到更多的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取得成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