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光伏電池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光伏追求降本增效的內生動力推動 TOPCon、HJT、XBC、鈣鈦礦等高效電池技術發展迅速,具備技術迭代邏輯的公司有望受益于設備存量替換和單 GW 投資價值量增加影響,迎來更廣闊市場空間。
近期,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目星定增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據其公布的定增申報稿,海目星擬向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20 億元。此次募資將大大提升海目星動力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產能,產品交付能力將得到有力保障,在此下游需求增長迅速的上升窗口期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公司的優勢地位及市場競爭力。經測算,在建設期后第四年達產率預計可達到 100%,毛利率穩定在 28.15% 至 30.67% 之間,平均毛利率為 29.97%。
海目星 20 億定增展雄心
海目星成立于 2008 年,專注于激光核心光學及控制技術研發、先進激光創新應用 ( 切割、焊接、表面處理等 ) 、精密自動化智能制造,廣泛應用于鋰電、3C、鈑金、光伏、泛半導體、新型顯示等行業。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定位于服務下游各應用場景的優質或具有成長性的企業,并與寧德時代、特斯拉、中創新航等國內外主流動力電池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本次定增實際募集資金將用于 " 西部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 ( 一期 ) "、" 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項目 " 和 " 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據定增申報稿,截至今年一季度,海目星在手訂單約為 84 億元。公司表示," 原有的產能規模已難以適應公司的發展節奏。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承接訂單能力并分散經營風險,公司將在江門及成都新建生產項目,以實現公司產能的擴充。"
海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
據央視財經報道,2022 年中國激光設備出口同比增長 9%。預計到 2027 年將達到 343.45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0.41%。中國將占全球激光機械設備的 30%。往前看,鋰電領域海外市場、儲能市場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
2022 年開年,TOPCon 需求呈現井噴式態勢,而產業鏈供給短時間內無法滿足行業所有需求,導致 TOPCon 產品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將維持高景氣狀態。據市場人士分析,預計今年行業內 N 型 TOPCon 組件的有效供應量達 120GW-130GW,約占行業總需求的 30%,而 TOPCon 擴產需求約 150~200GW。
海目星近年披露的戰略來看,光伏在其下游應用領域方面的地位重要性也在顯著提高,公司于 2021 年成立光伏事業部,據其申報稿,目前,公司已于 2022 年推出包括 TOPCon 一次摻雜設備等光伏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于今年量產,設備訂單已超 4 億元。海目星方面在申報稿中亦明確表示,本次定增募集的資金,投入到西部激光項目的將有一部分用于光伏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產能建設。
今年以來,海通國際、國盛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所給予海目星 " 買入 " 或 " 優于大市 " 評級。中金公司 5 月 4 日發布研報,維持海目星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位 64.92 元。截至發稿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 48.07 元,較目標價有 35.05% 的上行空間。中金公司預測,海目星 2023 年歸母凈利潤 7.7 億元,同比增長 102.42%。
轉載請注明出處。